2)第101章 第 101 章_民国文女配一心报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孩子呢?当年没有学校之前,大家想让孩子接受教育,都是送去广州那里的,那边不用推荐信啊。”

  这么一听,易寒星顿时觉得,不管怎么样,南京政府当政期间一直在各省市普及中小学教育,这件事情还是值得肯定的。

  转念一想,易寒星也明白了这后面的行为逻辑:中国自从有科举制以来,一直都有供贫寒家庭学子依靠学习考试上升的习惯,而外国自古以来都没有考试当官这种习惯,靠得依然是推荐制,这也是为什么在香港地区读书还需要推荐信的原因。

  易寒星现在是一面为了祖国的制度而骄傲,一面为了推荐信而头疼:“那如果是比较有社会地位的人,想要用钱砸,应该也要花上不少钱吧?”

  “可不是?”大家七嘴八舌的和易寒星说着。

  “虽然我们家咬咬牙也出得起,但是看看我儿子那个学习成绩,我就立马觉得不值得了。”

  “是啊,关键是人家也有入学考试,我们的孩子能不能考上还是个问题呢!”

  “要我说现在这样也挺好的,让人给孩子启蒙教导,学会了基本的知识就行了,真要是有天赋的孩子,咱们再考虑送他回内陆读书,或者砸钱读香港的学校。”

  听到大家这些话,易寒星开始犹豫自己要不要在香港这里读书。

  相比于家人而言,易寒星知道自己还有一个求助的渠道,就是组织,组织上这么多能人,不可能说连一封香港的推荐信都拿不出来,但是问题在于,这种风气的香港学校,真的能教学生学会多少知识吗?

  易寒星刚刚下定决心去科研道路上做个卷王学习报国,就发现香港没有自己这个卷王生长的土壤。

  而且其他人不知道,易寒星心里却是清楚的,香港虽然在英国的控制之下,但是并非净土,远的几年之后德日联盟,在德国和英国打起来之后,日本已经实质上控制了香港,就说近的,自己最近可是听说了香港道上那疯传的那位帮派老大男主的上位史,按照小说里面描写,这位爬上来之后,香港可谓是腥风血雨啊。

  不知道如何抉择的易寒星最终决定将选择权交给组织。

  听闻易寒星求学难的现状以及对香港教育的怀疑,组织上派人收集了一下消息,特别是去香港现在的中学打听了一番,可以确定下来:这中学对科学技术的教育远远比不上内陆三民党办的学校!

  其实这也不是人家故意把学校搞成这样,主要还是因为这边英国人还是少数,而且很多人过来任职并不会带着孩子,所以这边的学校主要就是针对英国中产和中国高层家庭的孩子。

  中国虽然不乏有识之士,但是也一直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想法,这下品当中自然包括了能工巧匠,而读书高更是指的文科。

  一部分老派人士观念没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