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一十五章 刁不遇_恒行诸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既来龙门客栈,陆恒怎会不知这里有杀人剔骨的厨师刁不遇呢?

  此人一手通过常年宰杀肥羊练就的刀法,能在原版剧情中一出手就将曹少钦半个身子都剔成骨架,如此恐怖威力,陆恒怎能不防?

  况且,陆恒乃是化劲宗师,对于气血的感知力本就超强,刁不遇之前一直在地下潜伏,若不是因为此人似乎察觉到陆恒一直在尝试锁定他,一直不停转换方位,陆恒早就一刀插下去结果了他。

  所以在此人破地而出之前,陆恒就已经做出了反应。

  他立刻又踢起地上一把刀,将刀尖向下一指,正好直对刁不遇即将窜出来的位置,只要刁不遇出来,立刻就会被一刀从头顶攮进去。

  可惜,此人的武功意境和内家拳秋风未动蝉先觉的危险预知能力有异曲同工之妙。就在他破地而出的那一瞬间,他竟强行转换身形方位,横挪出一尺的距离,让陆恒的守株待兔做了无用功。

  对于这一点,陆恒并没有过多惊奇,其实在来到这个位面的时候,他就曾想到过刁不遇会有这种感知危险的能力。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准确形容刁不遇的武功,无疑就是“庖丁解牛”这四个字。庖丁解牛的技艺,已经是接触到炼神的功夫了。

  战国时期,有一个名为“丁”的厨子为梁惠王演示自己的解牛绝技,其技巧之纯熟,动作之优美神乎其神,几近于道,让梁惠王惊呼:“技盖至此乎!”

  庖丁为梁惠王讲解,说自己已经脱离了技艺的范畴,进入了“道”的境界。

  接着他讲述了自己“道”境的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所见无非牛者”;第二个阶段就到了“未尝见全牛”的境界;第三个阶段,庖丁已经到了“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的境界,也就是技艺通神的境界。

  到了这一境界,庖丁的刀用了十九年,但刀刃还是和新的一样锋利。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纯属的技艺和以神御刀的境界,已经让他解牛的功夫不比吹掉一点灰尘多费多少力气了。

  刁不遇的刀法,正是和庖丁一样的刀法。

  只不过庖丁宰的是牛,刁不遇宰的是人。

  庖丁用了十九年,才达到以神御刀的境界;十九年来,他不知杀了多少牛。

  刁不遇呢?

  他练就如此神奇技艺,他到底剥了多少人的皮?剔了多少人的骨?又将多少人的血肉剁成馅子呢?

  很可惜,这样的刀法练到再高深,也不过还是一个厨子而已。

  无论是武功还是内家拳,其每招每式,不是为了防守,就是为了杀人。可刁不遇的刀法,只有一个作用——

  那就是削肉剔骨!

  他的武功没有防守,所以在原版剧情中,哪怕他将曹少钦削成了半个骨头架子,却依然轻易被曹少钦所伤。

  这根本不是杀人的功夫,否则以刁不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