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3、第 103 章_明宫小食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果然是训自己。朱厚照有些沮丧,耷拉着脑袋:“孩儿知道了,定会好好学习。”

  轻轻声叹息,朱祐樘道:“生老病死,皆是常例。以后,爹也终究有离去的日。”

  朱厚照猛地抬头,剑眉紧蹙。在孩子的印象里,爹娘应该是不老不死,可以永生的。可爹爹的话却让他有些惶恐,忍不住胡思乱想,倘若有那么日,他该如何?

  朱厚照拉住爹爹的衣袖:“不会的,爹爹会万岁的。”

  朱祐樘淡淡笑,捉住他的手,将他的手指根根掰开。

  “总会有那么日,以你要好好看,好好学,怎样才能当个好的皇帝。”

  朱厚照似懂非懂。

  庄严肃穆的鼓乐之声响,万众瞩目,朱祐樘缓缓走入大殿。

  在场之在礼仪官的指引下齐齐跪地,行五拜三叩之礼。

  朱厚照远远看着俯首叩拜的群,以及高高在上,坐在宝座正中的爹爹,胸膛里的颗怦怦作跳。

  他以后,也会成为这样的皇帝么?

  太阳渐渐移至中天,到午时,朱祐樘携子离去,着内阁大学士们好生看顾。

  其实按照仪制,只要过了正午,考生便可交卷,但因为是乎前途命运的殿试,几乎没有谁是提前交卷的,即使完了,也是坐在案桌前看了又看,检查又检查。

  只有个例外,南直隶苏州府的唐寅早早地就交了卷,第个走出了大明。

  大明的警戒范围之外,堵得水泄不通,无数仆从家都静静等候着,有考生的亲朋好友,也有凑热闹的路。

  见有从大明出来,群立刻骚动来。

  “这位贡士老爷,试题很简单么?怎么才过午时就出来了?”

  唐寅爽朗大笑:“不简单,很不简单,可难不倒我唐某。”

  “什么玩意儿?”问话小声嘀咕了两句。

  唐寅听见,嗤笑道:“等着瞧罢,三日之后传胪大典,我唐某必定是头名。”

  这等狂言,不说百姓为之侧目,连往来巡查的金吾卫都忍不住多看了唐寅。

  好个狂生,说话竟然这么大的口,莫不是题太难,考疯了罢?

  日暮西山,钟鼓声响,最后位考生的答卷被收卷官收,持续了整整日的殿试正式结束。

  众考生依次通过奉天、午、端、承天、最后从大明底下鱼贯而出。

  嫌考生多,被挤着难受,王守仁特意在金水桥边停了会儿,赏了赏景,方才优哉游哉往大明走。

  守在大明良久的王华好不容易瞧见儿子的踪影,不打处来:“你是王八怎么的?爬也该爬出来了。”

  王守仁嬉皮笑脸:“爹,我是王八,你是什么?”

  “去去去。”王华嫌弃道,“要不是三日后有传胪大典,老子非打你不可。”

  父子两个上了马车,王华问:“这次策论考得什么?难不难。”

  “挺难的。”王守仁道,“尤其是最后道策问题,是这样的。”

  他回忆了下,将策问题目完完整整,口背了出来。

  “学者于前贤之造诣,非问之审、辨之明,则无据以得师而归宿之地矣。试举其大者言之:有讲道于西,与程子相望而兴者,或谓其似伯夷;有载道而南,得程子相传之者,或谓其似展季;有致力于存养性,专师孟子,或疑其出于禅;有从事于《小学》、《大学》,私淑朱子者,或疑其出于老。夫此四公,皆谓豪杰之士,旷而见者。其造道之地乃不如此,后学亦徒因古之成说,谓其尔然。知其似伯夷、似展季、疑于禅、疑于老者,果何在耶请极论之,以观平日之当究者。”1

  王守仁得意道:“爹,你儿子记性好吧?”

  王华没搭理他,眉头紧锁。

  “爹也觉得难?”王守仁凑过来,笑问道。

  “不是。”

  王华蹙着眉头道:“这个题难是难,可我怎么觉得,好似在哪里听过。”

  “有什么奇怪的,肯定是从书中来的呀。不然是凭空出的题?”

  “我不是这个意思。”

  王华烦道:“你别吵吵,让我好好想想。”

  他定是在最近半个月听到这个题的,当时纳罕,觉得这是个很刁钻的题目。

  是在哪里听见的呢?

  苦苦思索良久,王华终于想来了,他是去喝茶的时候,听两个儒生谈论这个题目。个说,个答。

  他依稀记得,个儒生称呼另个解题的为“伯虎”。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