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1、布徙崎其遥思兮,身飞举而放远目_惊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些犯了事的人,要么隐姓埋名改换身份,某些身份早已暴露的,则以种种名义申请避难或寻求庇护。还有很多尚未犯事的人,心里清楚自己的所作所为如果被查出来肯定没有好果子吃,所以提前也铺好退路,或换一个身份移民,或把家人和资产转移到海外。

  当然了,已经犯事侥幸逃出来的、或者担忧将来犯事先安排退路的人毕竟是少数,大部分华裔移民还是遵纪守法、勤劳善良的人。很早有人就漂洋过海来到这里,在艰苦的环境下从事繁劳的工作,靠勤劳的双手打拼出一份基业、有了最初的财富积累,世代生活在这里,形成了最早的华人聚居区。

  到了现代,情况已有所不同,这里的移民越来越多。上世纪末很多中国人跑到这里获得移民身份,然后再回国内做生意,以享受种种外资优惠政策。而如今仍然有很多人在这么做,主要目的已不是享受中国关于外资的优惠,而是规避某些法律风险。

  比如国内很多从事金融投资的商人,生活在中国、赚钱在中国,没事就弄个投资移民的身份预备着,假如不出事的话,那就一直干下去;一旦犯了什么事,立刻可以卷细软走人,法律责任的追索将变得很困难。现代所谓的很多金融与投资业务,涉及到灰色的地带太多了。

  至于更多的人来到北美,在美国与加拿大工作,可能只是为了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而这里的很多产业与国际大公司,也需要不断吸引全球顶尖的人才加入、创造更多的财富;另一方面,社会底层很多脏活累活,更需要外来移民去从事。

  其实在美洲大陆上,除了原住民印第安人,其他的人都是外来移民,只是来到这里方式、时间、占据的位置不同。而“印第安人”这个称呼,也是一个强加于人的错误,原本是印度土著的意思。海盗哥伦布跑到美洲,认为自己是绕过地球来到了印度,就这么称呼当地原住民。

  不知美洲原住民是否愿意一直被称为印度土著,而他们并不这样自称。后来谁都知道搞错了,但就是这么一直称呼下去,这就是所谓话语权。在欧洲殖民者看来,美洲原住民是什么人无所谓,重要是在他们眼中是什么人。这是从殖民时代一直沿袭至今的思维模式,也是如今西方所谓“政治正确”的逻辑。

  今天在温哥华的不少街区,你可以听见人们操着各种口音的普通话、闽南话、广东话,在那里甚至用不着说外语,而街道两旁的招牌都那么似曾相识,有一种回到了如今的中国三线城市的感觉。

  成天乐曾经去过欧洲留学,在德国一家语言学校读了两年预科,结果啥也没学会,回国混了一段时间后连德语都快忘光了。而如今的成总已有脱胎换骨修为,这并不仅意味着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