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七七章 分寸_唐朝好男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不空手,小吃食小礼品不时的带点过来。今天也不例外,兰陵手里提了个小盒子,没等她搭话就夺过来打开。一个做工精细的铜标尺呈现在眼前,为了防止四角磨损,还特地在两边包了铜衣,不过对我没什么用处,还不如带点宫里的点心来地实在。“好,不错,不过我家有好几个呢……”

  “仔细看看再说话,”兰陵拿起我给她预备下的煎饼一旁吃了起来。她已经彻底不在自己家里吃早饭了,用她的话说就是:既然是你婆娘了,养活我天经地义的,没让从早养到晚就已经便宜你了。

  铜尺拿在手上,翻转过来才发现其中的奥妙,细密的刻度制作的精细,将‘分’这个单位又整齐分割,增加了个更精确的单位——毫。以北方秬黍中者一黍之广为分。也就是说,这个年代一分地定义就是一粒黄米的高度。兰陵别出心裁的将‘分’平均成四份,弄了个‘毫’出来,分到寸,寸到尺。都是十进制,唯独这个‘毫’到‘分’成为了四进制。看似无理,但这么精确的量器在这个年代已经是独创了,因为想将‘分’平均成十份的确很为难。这年代还不需要这么精确的单位,工艺上根本也达不到这种标准。尤其这个‘毫’已经小于二十一世纪的‘毫米’的长度,不知道她是怎么划分出来地。

  “你能确定这个‘毫’划分的精确?”密密麻麻,看的我眼花,这种单位已经靠肉眼辨别不出来了,属于微观量具。

  “不是我,是工部上才定量的。现在只是对折划分而已,说不上精确。往后打算将这个‘毫’另提出来作为最小基础量度。重新制定一个兵器作坊里专用的度量衡。”吃了俩煎饼,掏出手绢擦拭干净,拿过标尺给我解释道:“往后民间还使用以‘分’为最小单位地一面,”翻过来,指了指密集的刻度,“至于这面带‘毫’的,还没成型,往后工部要重新定制一套量衡规则。将‘毫’提出来单独成立个基础量算的方法。依旧是十进位,10毫为1‘工寸’。10‘工寸’为1‘工尺’,只在器械上使用,和现在地寸、尺不相干了。

  哦,明白,我点点头。也就是民间依旧不变,只是在专门的作坊内使用新标尺,和二十一世纪国内的情况差别不大。二十一世纪里,工厂里用使用国际标准,裁缝们却依旧是用尺、寸来量衣裁减,大家谁不干扰谁。

  “很厉害啊,能把这一套弄出来,往后制作工艺水平就提高不少呢。”不能小看古人的创造力,要是放了我,绝对没办法弄出来这么个玩意,“这不正好,你那个‘卡尺’(古时候铁器作坊里测量内外径的度量工具,游标卡尺的原理,但做工要简陋的多,兰陵同我学物理时候曾经重金打造一个比较精细的卡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