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四八章 前人栽树,后人纳凉_唐朝好男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上面几个哥哥早就儿女成群了,按你这年岁。该有个说体记话地人了。既然有了这么个好开端,就先把婚事定下来,给朝廷留个话口,有个好前景。”

  “家父没催促过,倒是大伯整日整晚的训斥。小弟也觉得这会才把工学的摊子铺开,尽心精心还顾不周全,婚事推推再说的好。”张馥这话说的轻松,能看出他现在心态不错。不象谢宝活的没个头绪。“上面有哥哥们顶着。这不无后不孝的风评还扣不到小弟头上,赶明堵不过去了再论不迟。”

  话说这里我就不必劝了。张馥心里有底,已经盘算好的,没必要婆婆妈妈和个媒嘴子一样。话谈着谈着就顺到工部地成果上,燕翅连弩,东西我没资格见,这属于国家机密,可从张馥话里能听出来厉害。

  单兵弩,三十步开外竟然能穿透半扇子猪肉,太恐怖了,和提了把手枪没多大区别。这创意得感谢游荡在唐帝国边境线上的那伙不得好死的捕奴猎人,一队十多个人竟然能押数百名劳力回来,在没有热兵器防身的年代是不可想象的。

  利润和风险成正比,为了追求更大地利益,这些人玩命装备自己的同时还不能违背朝廷的民间武器禁令,长刀长戟要被治罪,超过标准的长弓弩更是大忌。别说你是猎人,猎人也不许用制式武器,弓翼地长度就是衡量良民和乱匪的准绳,就连公侯将相出门围猎也得依照法度行事。

  短弓劲力不足,没有威慑力;短弩嘛……这个年代的大多数人认为出现短弩是不可能滴。首先是结构复杂,小弩机对工艺要求严刻;再就是现有材料和发射原理不允许弩机过小。和弓的发射原理稍有区别,长弓是硬稍软臂,即考验两翼的弹性,又需要弓弦的张合力,两厢有个弥补,对工艺要求不高。

  弩不同,讲究硬弦软翼,就说弦要结实挺硬,几乎放弃弹性,激发那一刻的爆发力全由弩翼供给,用什么材料制作弹性好又耐用的弩翼成了最大地难题。

  传统工艺是经过特殊处理的木翼加上金属消息,为了达到满意的弹性,只能将弩机做长做大。就算不考虑武器禁令,这样的木弩也经不起捕奴团那帮杀才折腾,即便是单兵弩,使用起来也极不方便,没等你这边设置好,劳力一暴动先被生吃了。

  环境改造人,为生计所迫,一种精致巧妙的邪恶武器诞生了,钢翼弩,小于国家规定标尺的大威力远程武器。民间打造的软钢良莠不齐,没有统一标准,也不成规模,想得一把好的钢翼弩那不光是价钱地问题,还得靠运气。

  陇右就有这么一个好手艺黑心肠,为捕奴团提供军火地老工匠,手下养了数十名弟子拼命的捞钱。张馥说我是没见这老家伙,见了就想提刀给剁成肉馅,面目可憎就不说了,贪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