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69章 幕后_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小木头匣子,放在桌上。

  张益见他不说话,搞的神神秘秘的,便问道:“究竟何物?”

  杨旦微笑道:“张兄一看便知。”

  张益并没有过多思考,伸手打开,里面竟然是一沓地契。

  “这是?”

  杨旦仍然没说话,端起茶杯来,吹了吹上面漂浮的茶叶沫子,慢条斯理地喝起来。

  张益愈发疑惑,拿起地契看了一眼,突然神色大变。

  “杨贤弟,这些地契……怎么在你手上?”

  杨旦这才放下茶杯,悠悠道:“不是愚弟,而是另一位朋友。”

  “是谁?”

  “此人张兄也认识,乃是建安卫指挥使,杨泰。”

  “杨泰?”

  张益神色一凛,这个杨泰并非杨旦的亲戚,而是三杨之中,另一位阁臣杨荣之孙。

  “他拿这些地契是何意?”

  杨旦淡淡道:“这些都是张兄祖传的田产,低价卖给那些贱商,岂不可惜?”

  三年前的新政,朝廷改了税法,实行摊丁入亩制度。

  在此之前,叫做人口税,或者人头税。

  家里有几口人,就要交多少税。

  这个制度自汉朝开始,迄今一千多年,将近两千年,都是如此。

  可是,底层百姓太穷了,根本交不起,只好举家逃跑或者是瞒报,最残酷的时候,甚至会溺婴。

  朱元璋开国之初,设立户籍制度,就是防止百姓逃跑。

  朱祁镇南征北战,平定外乱之后,终于对士绅阶层下手,开海,新政,一气呵成,让人防不胜防。

  从此以后,交税不看人口多少,而是看你家里有多少地,多少产业。

  免除了人口税以后,百姓们可以安心生产,不再逃亡,户籍制的限制也就没有必要了。

  如此一来,以前把土地看的比命还重的那些大地主,开始动摇了。

  因为土地税是分档次的,田亩越多,交的税也就越多,而且是呈倍数上涨,最高可达五成。

  算一算账,家里这些土地,种粮还不够交税的,还种个球?

  从那时候开始,土地兼并的局面一举被打破,以前的地主士绅阶层不断抛售土地,将卖地得来的银子投入到其他行业,比如说贸易,作坊等等。

  总之,什么赚钱干什么。

  张益老家就有良田十五万亩,乃是货真价实的大地主。

  这倒不是说他是贪官,贪得无厌的那种。

  在大明朝,只要是做官的,要么自己手里有大量土地,要么自己的亲族有大量土地,总之,没有一个是穷人。

  就算是正当手段买来的,也不可能少。

  更别提很多土地交易不正当,甚至存在巧取豪夺。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挂靠。

  如士绅阶层,都是有功名在身,可以免一部分土地税。

  张益便可以免税五百石,也就是说,如果他需要交两千石粮税,免去五百石,只需要交一千五百石。

  这还不包括有些人通过一些手段,刻意隐瞒田亩数量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