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4章 研制水泥_大明之九千岁魏忠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明白,有了这场降雨,这新开垦田地里播种下去的种子,很快就会发芽,待到秋天的时候,将会是一场大丰收。

  流民们渴望着降雨,也在为这场降雨而欢呼,可唐峰却在为此而头疼。

  唐峰为什么头疼呢,因为这场降雨,把很多辽东通往关内的道路给冲垮了。

  这个落后的时代,哪怕是关内,遇到降雨,道路就泥泞不堪,更不要说是关外这未经开发之地了。

  起先,因为没有遇到过降雨还好,可这次降雨后,唐峰才意识到,辽东,需要道路。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放在哪个时代都不会有错的。

  如果想要将辽东发展起来,那么就必须修建联通各地的驰道。

  修路这事,唐峰先找了一些精通此道的工匠询问之后有点大失所望。

  当下大明修建的道路哪怕是高规格的官道,也不过就是夯实,之后铺撒上些碎石就完工了,这种道路,唐峰也走过,骑马还好要说马车通行,遇到降雨天,依旧是泥泞难走。

  这样的道路,唐峰不打算要。

  辽东,现在可是他实际意义上的地盘,这里既然修建道路,那就必须是最好的,这道路,必须能做到,不受大雨的影响。

  如何修建的道路才不受降雨的影响呢,那些个工匠绞尽了脑汁,都没想出个好的对策,最后,唐峰忍不住了。

  唰唰,在宣纸上写下了一个工业配方来,以后,从系统里面招募出了数十号的特殊工匠来。

  水泥的制作工艺,就这样出现在了大明。

  唐峰穿越前,那可是工科博士生,若说连个水泥的配方都搞不定那真该找块豆腐把自己给撞死了。

  其实,制造早期的水泥,并没有多大的技术含量,西方,早在罗马时代就开始使用石灰和火山灰来制造早期的混凝土了,而华夏,也有一些地方的人,使用这种早期灰凝土来硬化地面。

  当然了,这种早期的混凝土,也不过就是一种时代的产物罢了,真正的现代化水泥工艺,要等到十八世纪,才被欧洲人研制出来。

  作为工科博士生,他也曾看过最简单的水泥制作工艺,那是一种原始版的水泥制作工艺,哪怕不需要大机械,只需要手工作坊就能够做到批量生产。

  烧制水泥,首先需要石灰,至于石灰,在华夏都已经出现的上千年,如今的华夏,制作石灰的工艺已经非常成熟了。

  除了石灰之外,就是黏土,这东西,华夏也不缺。

  石灰和黏土,按照特定比例配合,再在特制的回转立窑内煅烧,煅烧后的熟料,磨碎后,也就是水泥了。

  吉利国的波兰特(硅酸盐)水泥,就是这么制造出来的。

  不过,想要制作出水泥,最关键的,就是建造回转立窑,能否建成回转立窑,是水泥能否制成的根本所在。..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