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五十四章 君志当承 糜旸之策_糜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只是你还有一点没说对。

  曹操有此举,是意在告诉孤,要想平定当今乱世,一代人的力量不够,需要后代的接力。”

  “虽然孤一直想亲手平定这乱世,但孤今年已经六十。”

  “花甲之年,孤不知还能再征战几年了。”

  “孤所器重的诸臣中,便是孔明,今年亦已经四十。”

  “而太子方才十四。”

  “岁月从白驹过隙,无法挽留,大汉的将来也许会落在你们下一代的肩上。”

  “在下一代中,你天资最高,战功最着,与太子关系最为亲近。”

  “太子年幼,而你却能辅左太子很久很久。”

  “纵使天下能在孤这一代平定,但打天下难,守天下更难。”

  “子成,你愿意继承孤的志向,为这世间万民带来真正的和平吗?”

  刘备说完后,用清澈的目光看向糜旸,期待着他的回答。

  面对刘备的看重,糜旸心中感动,也许是刘备今日与曹操相会,有所感触才会说出这番话。

  也许刘备是在未雨绸缪。

  但无论如何,刘备对其的器重与期许是深厚的。

  糜旸对着刘备一拜,口中郑重承诺道:“臣必效死以践大王志向!”

  糜旸的康慨应答令刘备大笑起来,曹操后继有人,他刘备又何曾不是呢?

  在刘备与糜旸交谈的时候,关平已经撑着艨艟回到了南岸。

  当艨艟停稳之后,糜旸就搀扶着刘备起身,一起踏上了岸。

  刘备等人上岸之后,早就守在岸边的关羽等人就纷纷围了上来。

  见诸臣皆在,刘备不动声色,他命诸臣回到帐中议事。

  在刘备与诸臣回到帅帐中后,刘备就将方才他与曹操所谈的“汉水之约”告知了众臣。

  帐中诸臣听后,各人神色不一。

  但他们对于两家共同罢兵一事,都是赞同的,包括关羽。

  益州自汉中之战后,就已经元气大伤,要不是刘备执意要救援关羽,益州至少一年内,是不会动兵的。

  而荆州更不用说,经历了数场大战,国力民生已经受创严重。

  要不是去年关羽击破徐晃收获了大批粮草,恐怕现在数万大军就已经断粮了。

  而且现在已经慢慢步入春季,春耕时分将到,一年的春耕关系一年的粮食收成,是丝毫耽误不得的。

  只是虽说要退兵,但具体要怎么退,却不能马虎。

  毕竟曹操向来诡诈,不能完全听信他一面之词。

  刘备先看向张飞,令其率领本部兵马回返东三郡,暂时董督三郡要务。

  先前张飞为了稳定东三郡,将当地豪强申氏兄弟一并带来,这毕竟是权宜之计。

  东三郡一下少了两个太守,终归对发展当地民生不利。

  刘备发出命令之后,张飞立马出班领命。

  只是在张飞离去前,刘备特地再次对张飞嘱咐道:“卿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挝健儿,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

  “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