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一十九章 良臣群起 太守人选_糜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完司马懿的话后,曹丕马上问司马懿道:“仲达既知刘备来日方略,可有何策制之?”

  面对曹丕显得有些焦急的询问,司马懿冷静地将他心中早就思虑好的对策给说了出来:

  “贼军数次来犯,皆以野战取胜,纵其后出,定不复攻城,当求野战。

  而贼军每以粮少为恨,归必积谷,以吾料之,非数年不能动矣。”

  “贼军以中国不习水战,故敢驰骋襄樊。

  然关中之地,多为平原,贼军水军无法再逞威。

  凡攻敌,必扼其喉而摏其心。

  汉中四道,贼之入寇心喉,陛下当下令镇西将军分派精兵守之。

  另可令安西将军下令,西北要城加紧修缮城防。

  来日若贼军从汉中四道入寇,镇西将军可率军阻之。

  若贼军出其不意,转从旁道而出,我军亦可以坚城耗贼军之锐气、粮草。

  而陛下再另遣一位大将率精骑坐镇长安,择机而出。

  待贼军精疲力尽之时,数万精骑倾巢而出,乘其虚而击之,此神兵从天而坠,破之必矣。”

  在司马懿说完这番话后,曹丕不禁身体前倾。

  他用赞赏的目光看向司马懿,以往他果然没有看错人。

  司马懿的这番献策,无论是从战略还是战术方面来说,都很大程度上解除了他内心中的忧虑。

  亦解除了他心中对汉军野战能力的一些畏惧。

  纵使汉军野战能力再强,魏军不与汉军战,汉军又能如何?

  其实司马懿的这番献策在战术上,虽有独到之处。

  但与当初贾诩对曹丕所嘱咐的“以守为攻”的策略,在战略这一方面来说本质上是差不多的。

  只是两个差不多的战略思想,这时却在曹丕这里起到不同的效果。

  这并非是曹丕的智商陡然增长,只是他现在的心态已经不一样了。

  现在盘踞在襄樊周围的贼军,不是代表着割据势力的蜀军或者是楚军,乃是真的有能力能够灭亡他大魏的汉军。

  这种心态在襄樊会战魏军惨败后,不止是曹丕心中有,恐怕随着时间的推移,整个大魏的治下都会如此觉得。

  这样的敌手,现在纵算是自称为“中国之主”的曹丕,也会以平等的心态看待了。

  曹丕的目光代表着他会采纳司马懿的建议。

  而当这种信息释放出来后,立马就有另一位大臣起身来到曹丕的身前,对着他再进言道:

  “雍凉之地,至关重要,不下于关中。御史中丞之策虽佳,然尚有所缺。

  臣当年曾任职雍凉,亦随先帝左右参与汉中之战,对雍凉之风土人情了解颇深。

  雍凉人士,性情勇悍,好动难安。

  而雍凉诸州长吏慢法,盗贼公行,州知而不纠,雍凉人心复何取正乎?

  以此人心,若贼军大举攻来,恐雍凉有内患也。

  臣愿自求为雍州刺史,为陛下严查不法,稳定雍凉人心。”

  出身对曹丕说这番话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