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六十三章 利剑在手 可创生机_糜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忧的时候,他突然之间接到了糜旸的召唤。

  在被糜旸委任为司闻曹长史之后,王洪一方面十分感激糜旸没有忘记他。

  另一方面他也知道自己既然成为司闻曹长史,那就势必要做出一番成绩。

  不然的话,他现在好不容易得到的一切,随时都可能失去。

  在这种心态之下,王洪几乎是每隔数日都会向糜旸汇报一次他收集到的情报。

  哪怕有许多都是捕风捉影之事。

  今日王洪主要向糜旸汇报的便是最近在南郑城中流传的,有一些官员以天象私下非

  议糜旸之事。

  糜旸手中拿的,正是那些官员的名单。

  细心的王洪在那份帛书中,在每一位参与此事官员的名字背后,都备注了他们是在何时何地参与此事的。

  将近半年的时间,足够让王洪的办事能力越发熟练。

  王洪本来以为糜旸在看到他献上的名单后,会有些高兴。

  可是让王洪没想到的是,从他献上名单到糜旸手中之后,糜旸的脸色始终都很平静。

  糜旸平静的脸色,没来由地让王洪感到一股无形的压力。

  在王洪心中有些忐忑的时候,糜旸终于看完了手中的帛书内容。

  糜旸看完之后,他便将手中的帛书放在身前的烛火上点燃,然后扔置至一旁的铜舆之中。

  帛书在火焰的点燃下,很快就开始燃烧起来。

  深蓝的火焰跳跃在糜旸的眼中,让王洪更加看不透他的这位恩主在想什么。

  等帛书在铜舆中燃烧殆尽后,糜旸方才开口说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宜疏不宜堵,些许怨言而已,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糜旸澹然的语气,让王洪心中咯噔一下。

  往日身为糜旸好友的他,听出了糜旸语气中的不喜。

  而糜旸的话语,也解释了他为何不喜。

  诚然糜旸设立司闻曹的初衷,是想司闻曹充当他的耳目。

  只是他的本心是想维护梁州的稳定。

  他不想被人蒙蔽而让梁州陷入危机之中,绝不是要搞什么白色政治。

  在这种本心之下,糜旸觉得王洪有些小题大做了。

  自他入主梁州以后所做的种种事,的确是会触及到很多人的利益。

  而那些人明面上没办法反对他,肯定背地里会发发牢骚。

  这种人在梁州是很多的。

  纵算是诸葛亮那种一心为公的圣臣,他执政时期都会受到不少非议,何况糜旸呢?

  对于这些非议,糜旸是抱着与诸葛亮一样的态度的。

  只要这些非议不会影响大局,那么他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相忍为国。

  今日他所做的一切,将来史书自有公论。

  王洪在听完糜旸的话后,立马躬身对着一拜,语气恭谨地说道:「牧伯所言甚是,以后臣会注意这一点。」…

  王洪如此说,糜旸的脸色也缓和了些。

  糜旸问王洪道:「军谋司筹备的如何了?」

  王洪见糜旸问起这件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