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一十九章 势高益危_三国之献帝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况复飞萤夜,木叶乱纷纷。”————————【古意】

  未央宫,宣室。

  太医院令华佗跪伏在殿中,将周循的情况如实汇报。

  “只撞到了头,没有伤及肺腑?这总算是万幸了。”皇帝像是松了口气,吩咐道:“卿要多往看视,务求早日康复,不留遗患。”

  华佗暗自松了口气,其实跟周循在一辆车上的孙绍伤情更为严重,但见皇帝没有多问,自己似乎也没有多说的必要。

  说完,皇帝转头看向第一时间赶来的周瑜,恼怒道:“周循是我的外甥,更是你的儿子,这个时候你居然还想着姑息,还觉得有隐情!这是为人父该说的话么?你太让我失望了!”

  周瑜暗自叫苦,当初因为出征漠北,曹昂在他的麾下身受重伤,导致无法再上战场,曹操对此也没有什么怨言,只说战场上生死无常,不关人事。

  如今轮到他的儿子在曹操儿子手上出了事,周瑜难道就不该考虑之前的这段人情,反而加以迁怒报复吗?这让今后的人如何比较他们二者?

  “臣虽是人父,更是人臣!此事虽发自突然,但未免过于巧合,臣食君之禄,不得不含悲忍恸,为陛下计议再三!”周瑜稽首说道,抬起身时,脸上已是涕泪横流,见者无不动容。

  陪坐在侧的侍中辛毗忽然抬高声音说:“周尚书的意思是,有人在谋害朝廷重臣之子?”

  周瑜谨慎的说道:“没有实据,岂敢断言?”

  “如今天下承平,圣明在位,却不知还有谁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行此逆举。”辛毗淡淡的看了周瑜一眼,随即向皇帝拱手说道:“陛下,若真有此事,臣愿请诏纠治,定要将这其中隐情查出来。”

  皇帝打量了辛毗好一会,似乎想要看透对方平淡的神情下,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心思。

  末了,皇帝没有表态,而是将话题踢给了周瑜:“辛侍中的这个提议,应当符合你这个做人臣的心意吧?”

  周瑜沉默良久,有些后悔自己的失言,虽然他内容不愿将事态闹大、就此与曹操翻脸,但也不愿意因他而引起大狱。

  辛毗的提议看似是出于公心、为他和曹操伸张正义,又焉知其不怀好意?

  但周瑜也不好收回自己刚才所说的话,在仔细揣摩出皇帝的意图后,开口说道:“臣一时心乱之下,多有无端之想,若真因臣而起大狱,则臣何以自处?臣以为,如今当以先为臣子讨还公道,再论其他不迟。”

  皇帝脸色这才缓和几分,淡淡道:“我已派伏德去了,长安是他的治下,此事理应由让他先管。近年来海内承平,各地无事,这些豪强勋戚又开始浮华跋扈起来了,曹植之事绝非特例,实乃风气使然,非得加以整肃才好!”

  这句话一出,周瑜这才松了口气,长安令伏德是太子的舅舅,周氏与曹氏又都是太子未来的羽翼,皇帝让伏德去做这个判官,或许能从中转圜,化干戈为玉帛,不致让场面太难看。

  但是事情真会如此发展么?

  周瑜心里不免打了个问号,以他对皇帝的了解,后面那句话恐怕是在为辛毗的提议留下尾巴。

  骠骑将军府上。

  府上已经乱成一团,曹植面色苍白、浑身都是虚汗,无力的躺在地上喘着气,仿佛刚才经历了一场追杀。

  曹丕站在一旁狠狠地盯着他,见对方已经说不出话来,便目光凶狠的看向旁人,发作道:“庸奴!是谁许他喝这么多酒的?还让他一人驾车,尔等为何不知道劝几句!”

  “奴婢知罪,奴婢知罪……”那几个奴仆一群人跪在下面,忙不迭的叩首:“今日正好陈中书、阮秘书他们有文会,特邀了公子,谁知道多喝了几杯酒,回去时非要亲自驾车……”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