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六一章 民变_灭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掘一条条向东的渠道……

  原本那里的水就是可以自由向东的。

  但大宋朝为了保证水长城这个屏障,故意维持黄河在海河的入海,通过黄河大堤阻断所有向东的河水,而黄河泥沙的淤积也会不断抬高地形,最终使得水长城的水始终留在那里。现在不需要这个屏障了,把黄河引走后重新恢复这些河水的畅通,它们会迅速在现代沧州以北天津以南制造大片平原,同样原本潴留在水长城的水面会大幅萎缩回到自然状态。

  于是退水的土地就成了肥沃的良田。

  这一点其实历代都明白,但问题是历代都不能做。

  宋朝需要水长城,宋朝以后需要维持运河,运河一样是要横断向东的流水然后保护运河的通航。

  当然,这样王跃的黄河航运受影响。

  但影响也不算很大,因为一则这时候黄河航运本来有限,二则实际上真正的黄河航运是他跟着童太师走的那条线,也就是在武强转往饶阳,进入滹沱河的水运线,黄河下游需要面对海潮,所以天津一带原本就是几个小寨子,那里本来就不是水运线。

  三则王跃更喜欢海运。

  这时候他还有五丈河,从五丈河进梁山泊然后继续走济水出海,再从海上转往天津或者芦台。

  这比内河航运强多了,而且还可以将山东与这边紧密联系起来。

  “你比老夫强多了!”

  童太师站在天津城外,看着眼前变清了的海河感慨道。

  这里已经不能再称为黄河了,而是重新恢复了海河的真容,只不过这一带仍然无法真正大规模开发,因为还有海潮倒灌这个威胁。

  不过这个问题并不难解决。

  需要的只是一条从大清河上引出,绕过天津在下游进入海河,然后用闸门阻挡出口的灌溉渠,或者说一条升级版的马厂减河,这项工程已经在进行当中,王跃准备将现代河北中部那些灌溉体系,能建起来的全都建起来。这一带海拔都很均匀,哪怕莫州这些已经算是内陆了,和沿海地区的海拔也就差几米,很少有海拔超过十米的地方。

  这样的纯粹大平原上,不修无数渠道就真的暴殄天物,而且一旦进入汛期还会造成大面积的洪水泛滥。

  海拔太均匀,稍微有点洪水就四处流淌。

  有了渠道不但能够灌溉,而且可以迅速排水,使得洪水有固定的排泄。

  总之王跃已经在这片土地上,制定了一大堆复兴计划,彻底恢复唐朝时候的繁荣。

  唐朝时候光一个莫州人口就达三十四万,瀛洲也就是河间人口达到惊人的六十六万,虽然唐朝的州都比现在大点,但现在被王跃评价为半个无人区的沧州人口八十二万,而大宋朝的沧州不比唐朝的沧州辖区小,目前在籍人口十一万,加上女人小孩也就二十来万。

  唐朝人口密度最高的是哪里?

  扬一益二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