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三十八章:国家有你,何其有幸_大国院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目前来,对反应堆腔室内的等离子体湍流测量常见的有两种。

  第一种方法是测量等离子体自身发射的电磁波,来获得有关等离子体参量等信息的。第二种则是探针测量,通过将实体探针放入等离子体中以获得所需参量,是等离子体诊断的基本手段之一。

  这两种方法是目前最常用的两种,但它们都有着各自的缺陷。

  第一种方法的缺陷在于离子体发射电磁波的频谱很宽,包含的信息相当杂乱,建立的唯像模型只能在有限范围内准确。

  第二种探针法虽然可以得到有关等离子体内部细致结构的信息和各种参量的分布情况,但缺点是会干扰被测等离子体。

  例如改变流动图像,形成空间电荷包鞘,产生杂质污染等。

  毕竟聚变堆腔室中的等离子体在运行时可是超高温超高压的,任何微的扰动都可能导致整个流体运行的崩溃。进而导致这些离子体狂暴撞向第一壁。

  徐川笑着晃了晃手中的硬盘,道:“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已经隐藏在我建立起来的数学模型里面了。”

  闻言,彭鸿禧一脸疑惑。

  老实,模型他也了解过,但并未发现里面有什么隐藏起来的东西。

  徐川笑了笑,道:“我手头目前的这个数学模型,其实就是根据之前普林斯顿pppl实验室那边的数据建立的。”

  “唯像模型的最大缺点就是不够精准,但最大的优点是逻辑简单,能够在原始资料匮乏的情况下建立。”

  “而pppl等离子体实验室的数据是怎么观测到的,我想你应该清楚。”

  彭鸿禧思索了一下,道:“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普林斯顿pppl等离子体实验室对高温高压等离子体的观测使用的是微波探测法,利用电磁波频谱中的微波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原理来测量等离子体参量。”

  “你准备同样使用这种方法来进行测量吗?可这种方法获得数据同样不够精准。因为获取到的信息量实在太大了,很难对其进行精准的分析,只能得到大致的唯像数据。”

  徐川笑着道:“没错,对反应堆腔室中的氘氚等离子体进行探测获取到数据的确很庞大,也很难分析。”

  “但是为什么一定要去观察氘氚等离子体本身呢?”

  闻言,彭鸿禧又愣了一下,不观测等离子体本身?那观测什么?

  徐川笑了笑,道:“观测‘杂质’的数据!”

  顿了顿,他接着解释道:“目前我们研究的可控核聚变,主流是dt可控核聚变,我们现在走的也是这条路,而dt聚变原料是氘氚两种物质,聚变的产物是氦原子+中子。”

  “其中中子会被重新利用起来,要用来氚增殖反应,而氦原子,则会被偏滤器带走。”

  “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我们不能在氘氚这两种原料中掺入一些氦原子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