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零九章:去监狱做你的研究吧!_大国院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肯定的事实。

  当然,化学界关心的重点并不在这里,撕逼这种事情,吃吃瓜就好了。

  化学界关心的重点在于锂硫电池的多硫化合物扩散问题和穿梭效应难题的解决。

  这是锂硫电池中最大的难题!

  而短时间内,两家研究机构都表明这一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这极大的刺激到了化学界众多的研究机构和实验室。

  很多原本并未做复刻实验的研究机构纷纷加入到复刻行动中。

  与此同时,第一批对川海材料研究所论文报告进行复刻实验的研究机构,也已经完成了首批的复刻实验。

  实验的结果并不算多么的理想,论文中提到的混合碳钠氮材料稳定‘单斜伽马相硫’结晶的效果有,但却远达不到两家实验室公开的论文中数据。

  如果仅仅是一家复刻实验室出现了这种问题,那有可能是复刻实验本身出现了问题。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实验机构复刻出来的实验结构都出现了这类问题,情况一下子就变得诡异了起来,总不能所有的复刻实验都出现了问题吧?

  基于这种特殊的情况,化学界的公认看法有两种。

  第一种是无论是川海材料研究所还是阿贡国家实验室的研究均有问题,公开的论文和数据有问题,出现了数据造假,夸大的嫌疑,并未真实的解决多硫化物扩散问题和穿梭效应。

  另一种是两方公开的论文都出现了实验步骤或者关键过程隐藏,导致其他研究机构和实验室按照论文复刻出来的结果达不到标准。

  复刻实验的结果,一时间再度在化学材料界和电池界掀起了新一波的锂硫电池热度。

  从可能性上来说,两者完全都是有可能出现的。

  实验数据造假夸大,在学术界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了。

  尽管川海材料研究所是那位徐川教授的实验室,但发表论文的终究不是他本人。

  至于公开的论文隐藏实验步骤和关键过程,这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很多产品或技术,有时候为了获取到更多的利益或者出于保密的方式考虑,会选择只申请部分专利,公开部分技术的形式。

  这样一方面可以拿到专利获取授权利益,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保密技术来汲取远超过二十年的利益。

  当然,前期是对自己的产品有着足够的自信,自信产品或技术面世后不会被破译。

  否则就遍地都是更便宜的仿制品了。

  伴随着复刻实验结果的诡异情况,化学材料界和电池界再度热闹了起来。

  网络上的吃瓜群众再度掰扯成了两半,纷纷表达着自己的看法。

  【听说了吗?针对锂硫电池多硫化合物扩散问题和穿梭效应难题的复刻实验都失败了!】

  【wtF?】

  【看了,无论是针对川海材料研究所的论文还是阿贡国家实验室公开的论文进行复刻,好像都达不到标准的样子的。】

  【复刻实验有问题吧?川神的研究怎么可能出错?】

  【是个人都会出错,你们的川神也不例外!】

  【楼上的你们搞错了,川神的确犯过错,但锂硫电池的研究并不是川神他老人家做的,而是他名下的实验室独立研发的,和川神没关系。】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