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一十三章 再次亲征_明风八万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大典当即答道:“按照张博易与王之仁的奏报来看,建虏此次南下绝对是空国而出,即使没有十万也有八九万之众,清国摄政王多尔衮更是亲自率部南征,所以微臣估计此次建虏南犯之数决不下十万。”

  而一旁的张国维也非常明确的答道:“建虏空国而来,自当料敌从宽,应当不止十万之数,京口镇必须尽早北上,若是拖得太久了,恐怕形势会有变化!”

  去年多铎南征,从归德出发的时候差不多是八万之众,但一路南进都是势如破竹,而现在多尔衮把能搜刮出来的兵力都搜刮出来才组建了这么一支大军。

  而江北诸军之中,实力最强的张博易不过二十余营,王之仁、张煌言都只有十余营,临淮关的王普祥更是只有六营之众,即使加上临时动员起来的义兵、乡兵也不是清军的对手。

  因此调周之升的六千人北上成了最佳选择,但是长平皇后还是十分严肃地说道:“建虏既有十万之众,那么光有周之升六千人还不足以力挽狂澜!”

  张国维听到长平皇后这么讲就急了:“娘娘,京口镇必须立即北上,不然徐州失守情况不堪设想。”

  虽然张博易到目前为止的表现都挑不出任何毛病来,而且他在湖州之役也有着非常好的历史表现,甚至还提前进行了大规模动员,但是他手上终究只有二十余营兵力,而且前期已经有所损失,面对清军举国来攻能坚持多久实在是一个未知数。

  如果徐州失守,那么完全不用指望淮安的王之仁,而在徐淮接连失守之后江北形势就会彻底恶化,但是长平皇后的看法却同朱大典、张国维都不同,她转身去问吴胜兆:“吴将军,在不影响南京守备的情况下,你能调多少兵马出来?”

  吴胜兆没想到长平皇后会问出这么一个问题,然后好一会才反应过来:“娘娘,微臣这里最多能调四营兵马出来!”

  长平皇后十分庄严地说道:“四营兵马足够了,我登高一呼应当能再募来四五营义兵!”

  如果说刚到南京的将军府总领金声恒还不知道现在发生了什么事,朱大典与张国维这两位阁臣都是齐齐色变:“请娘娘收回成命,刀枪无眼,您可是天家血脉,决不可如此冒险!”

  长平皇后却是早有决定:“去年八月,本宫亲率大兵过江最终收复杭州,中兴事业才得以全胜,现在离杭州之役才半年时间,本宫为什么不能过江?”

  张国维与朱大典都有一百种一千种理由,毕竟去年八月的时候越明朝还只是一个小朝廷而已,甚至只能用草台班子来形容当时的形势,当时迫于形势可以说是把能用上的每一支兵马都用上了,所以才有张皇后与长平公主先后亲自渡江的义举。

  可是现在朝廷已经立国东南形势一片大好,根本用不着长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