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4章 金箔面具_独占热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己的陵寝,这种感觉晏扶光还是头一次体验,很有一种荒谬的喜感。

  博物馆的设计者花了很多心思,构建出一个超长的“时空通道”,引导着参观者逐渐沉浸在东魏遗风里,越过几千年的时光,体会东魏的一草、一木、一城、一池。

  于晏扶光而言,东魏留给她的记忆大多伴随着着厚重与苍凉。

  那时的东魏四面楚歌,魏王御驾亲征却命丧疆场,王后常年缠绵病榻,王庭之中只有一个刚成年的公主,名字叫扶光。

  那时的她刚刚去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虽然是东魏唯一的公主,她的人生却与享乐没有一丝一毫的关系。

  四面楚歌、强敌环伺,如若亡国灭种,晏扶光很清楚等待自己的将会是什么。

  不知花了多少心思收拢部下,率军亲征添了多少新伤旧伤,从十六岁到二十六岁,从东魏公主到传奇女帝,她无愧于自己,也无愧于东魏子民。

  玻璃展柜后的木器残片黑乎乎的一块,参观者们只能通过简介去了解,这是三千年前的漆器,这在当时可是难得一见的珍品。

  锈迹斑斑的箭簇被沙土胡乱包裹着,埋藏着曾经的锋芒,箭杆和尾羽早已腐朽在时间长河里,不见踪迹。

  还有的墙砖,还有屋瓦,一沙一砾都承载着那段不为人所知的时光。

  穿过展馆外厅,中心区域的整体风格明显厚重了些。

  一进门,晏扶光就看到了一个熟悉的金色圆盘。

  夸张的纹饰、张扬的造型,灯光下,那抹亮色一如当年的模样。

  这是祭祀时用的圣物——赤乌,最后一次出征前,大祭司曾用它为万军祈福。

  其实晏扶光并不信仰虚无缥缈的神明,但风雨飘摇中的东魏,需要这样的精神寄托。

  看着近在咫尺的赤乌,她恍惚回到了到那场声势浩大的祭典,铜鼓和石磬交织的礼乐仍然在耳边回想。

  这一刻,晏扶光才真真切切感受到时间的力量,三千年的光阴穿过她的身体,在这一刻显得格外真实。

  赤乌旁边的墙壁上有块巨大的屏幕,播放着它的出土经过,还有专家学者对于它的介绍。

  因为缺少文字记载,人们只能推测出圆盘的大致用途,所以赤乌这个名字也无人得知。

  今天大家只能用黄金圆盘来称呼它,如果赤乌真的有灵,也不知会不会生气。

  除了赤乌之外,主馆还展出了另外六件主要藏品,都是这些年从东魏遗址陆续出土的国家一级文物。

  有好几样晏扶光也没见过,毕竟她和东魏的交集不过短短十年。

  可有一样东西,晏扶光完全没想到还能在这儿再见到它。

  那是半副刻着太阳神鸟的金箔面具,薄如蝉翼、美轮美奂。

  与其余造型夸张的黄金制品不同,这副面具的比例与真人无异。

  它好像在告诉世人,它曾经有一个真实存在的主人,而不只是为了供奉想象中的神明。

  虽然面具残缺不全,但自出土以来,它吸引到的关注却远超其他。

  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在黄金制品几乎全用于祭祀的东魏,会出现一副以真实面孔为依托的金箔面具。

  而且面具的厚度仅有厘米,很难想象几千年前的古人怎样才做到如此极致,在当时的东魏它也必定是国宝级别的存在。

  (以后更新时间定在每天凌晨0点,谢谢大家的支持!)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