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九三、尾声一_帝国星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于火妖来说这是屠神之举,他们在没有弄清楚秦人是如何做到的之前,暂时不敢靠近秦地。

  这是好消息。

  到道统六年正月初一时,赵和于贵山城接见了云集于此的各部、各国之主。

  此次接见,共有两百七十位自称为国主、酋长或族长的诸胡来此,其来历既有如今归于大秦治下的西域诸胡、犬戎和羌人诸部,也有来自河中、北天竺、波斯甚至大食等更远处者。其中鱼龙混杂自不必说,不少只是统治一座山谷几个村子的小首领,也自称为一国之主跑来,赵和并未深究。

  在此次接见之中,赵和与这些诸胡之长确定了新的秩序。

  正如他在大秦内部确立了道统,在这新秩序中,大秦便是诸国道统之所在,万邦诸国,皆当遥尊大秦为共主,而大秦也封赐印绶,若曾出兵助大秦与火妖作战,还被赐以战旗。赵和与诸国约定,携手共抗火妖,同时打通彼此之间的道路,统一各国之间的商税,并于安西、安北诸都护府设宣政理蕃院,协调和仲裁各国各部彼此之间的矛盾纷争。各国须听从分镇都护府号令,以其人口出兵马钱粮,共同与火妖或者叛逆作战。所有占利品,无论人口还是金银,大秦先得三分之一,其余三分之二再以战功论赏。

  诸国须遣本国贵裔子弟入大秦,先于各都护府就读,学习秦人礼仪、语言和文字,经考核之后,再可入中原,或于咸阳,或至洛阳,入官学继续求学。唯有于大秦求学经历,方可归国继承父位。即便因为种种原因只能先行继承,也必须在事后赴大秦补备。各国商贾、臣民,在报备申请之后,皆可入大秦经商、求学,甚至参与科举,同时秦人亦可以在诸国经商、游历、定居、置业,各国都须延请经过科举之后的秦人为国主顾问、参谋。

  诸多约定,不一而足,总之赵和是通过这种种手段,不仅将经火妖肆虐之后的残余人类绑在了大秦的战车之上,还强化了对其控制。在如今这等交通通信条件之下,这也是赵和能够做到的极致了。赵和相信随着大秦国力的增长,这些地方迟早也会以秦人、秦地自居。

  对于诸国而言,他们虽然将诸多主权拱手相让,但同时也将自己置身于大秦的保护之下。特别是那些国小力弱者,在经过火妖之难后,正面临着敌人的觊觎,有大秦的保护,没准就能苟延残喘下去。

  不过诸国也有些不满——须知他们在得知伟大至尊的灭神者、火妖克星、天下共主、万王之王、大秦皇帝还很年轻,甚至还没有正式册立皇后之后,纷纷献上美女,可是却无一女得近赵和身边。

  赵和倒也没有直接拒绝,他将这诸多女子都赐予了功臣——唯独戚虎除外。

  此会结束之后,赵和于葱岭呆到三月,雪部分融化之后,他才启程东返。

  他知道,从今以后,他的战斗就不再在战场之上了。大秦帝国需要休养生息,需要发展壮大,这就意味着他还会有许多敌人,有形的无形的,甚至有可能现在还是他功臣勋戚的,这些敌人比起绿芒更为狡猾,因此有可能比起绿芒更为危险。

  他所能倚靠者,是大秦百家圣贤的门徒,是文采风流的策士,是同仇敌忾的武夫,是田里的农民、边关的将士,是郡县的吏员、中枢的高官。

  这些人将是护佑大秦的星穹,长明万里,光耀万年!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