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说错了_萧先生每天都在想着怎么c言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错了

  次日,盛夏阳光灿烂耀眼,气温热辣,当仁不让。

  全国大学生航空科技大赛,终于拉开序幕。

  早上七点,参赛团队相继进入比赛场馆,对设备进行最后的连接与调试。

  一共二十四支参赛队伍,赛程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自主项目展示,二是竞赛机制,按分组进行模拟环境飞行。

  比技术,比速度,比操控性。

  前者考验团队的专项水平,后者,则更注重综合实力。

  迎璟他们各司其职,将各自负责的部分进行校正检测,每完成一组,就对迎璟做个“OK”的手势。

  四十分钟后,全队设备调试完毕。

  现场工作人员穿梭,音乐响起,观众入场。

  这次大赛第一次采用同步直播,在中央一台和四台以及网络平台均能连线。

  随着这几年航空科技的普及,对这行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大学生、老师、学者、企业家、还有杭州市民,能容纳两千人的场馆座无虚席。

  八点,主持人上场,语气热情激昂,极能带动现场气氛。

  然后是领导致辞,代表发言,短暂的开幕式后——

  “我宣布,第十届中国大学生航空科技大赛正式开始!”

  顿时,掌声雷鸣,音乐响起,气氛推至高潮。

  主持人依次介绍了本次参赛的队伍,东南西北,集合最优秀的航空学生,他们带来各种类别的航空项目,迎璟是第三位,C航盛名在外,尤其当镜头扫过他们时,观众席一阵友善的“哇哦”赞叹声。

  全队统一白色T恤,右胸口是团队的3Logo。

  迎璟戴了一副无框平面镜,清爽挺拔,俊俏明亮宛若朝阳。

  他无神无色,双唇紧抿,剑眉星目非常上镜。

  初宁坐在看台左边,还算靠前的位置。

  她手心微微发汗,认真听取队伍的介绍。

  五分钟后,赛程第一项,开始!

  迎璟与队员们点头示意,然后迅速投入比赛。

  身后是巨大的电子显示屏,不断切换每个队的操作过程。

  只见迎璟手速飞快,在键盘上敲击,对每一个代码烂熟于心。

  从零开始,一步步构建模型,模拟温度,模拟环境,模拟各项指标参数,模拟出各种复杂的天气、环境、温度因素,这是他们的强项。

  不多时,一套完整的场景模拟完成。

  迎璟平声:“祈遇,周圆。”

  齐声回应:“已准备。”

  然后开始实施二阶段——运用刚才模拟技术,将发动机的模型实际生产出来。

  这是他们在赛前就下过苦工的,从材料选取,到工具准备,甚至是部分需要用到3D打印技术的零件,都有条不紊地呈现。

  全部过程,都不由人为操控,全是机器自动指导运行并组装。

  数据、知识、控制等结构独立,智能化,自动化,将知识的定义转变为动态。

  他们的速度太快,而且有了“实物产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