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七四零章 大仁国的黄昏_水浒求生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位高丽土著中最有权势的人,便傲立于王京南关的城楼上,亲自等候大军凯旋的消息。

  此时的他已经不满足于守株待兔了!

  既然守城有余,他当然不介意出手给宋军找找麻烦,况且他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目的。那就是要让所有摇摆不定的人看看,投降做叛军。将会有一个甚么样的下场。

  “王上,妙清和尚带来了!”

  侍卫官的通报声,打断了李资谦的遐思,只见他回头看了一眼候在城楼处的僧人。发话道:“带他过来吧,记住,要叫高僧!”

  侍卫官领命而去,李资谦手按城墙,面朝远方,不再言语。直到大为国师妙清过来行了礼,李资谦才淡淡笑着转身,道:“高僧此来,还住得惯否?“

  “多蒙国主关切。然小僧非为享受而来!”

  这和尚一开口,陪同他一起而来的王京接待官员不觉暗暗有些讽刺,半月前还掐得你死我活的政治对手。此时却云淡风轻的在这城楼上相会,不得不说,世事总是那么难以预料。

  “大为国能有你这么一个忠心耿耿的大才辅佐,实乃天幸啊!”

  正视对手的国号,是两国停手的根本条件。李资谦不想在言语上触及对方的底线,虽然他此时拥兵三十余万。占据了绝对优势,但他还是不愿意自己在硬抗宋军时。弓奇在背后捣乱。他现在就一个念想:耗垮宋军,像他四拒大辽的前辈们那样。

  “国主谬赞了!”妙清本来是个相当激进的人物,性格也比较好强。不过借着两国停战的春风,他主动要求前来南京观战并打探宋军底细,一路表现得却是十分低调。因为他知道,两国永远不可能和睦下去,暂时的停战,只是为了对抗共同的敌人。所以他面对李资谦的时候,总是显得低调而言简意赅,

  “不知国主唤小僧前来,有何吩咐?”

  “没事,只是想找个人随便聊聊!高僧也知道,我朝中文武百官虽不缺,独独缺一个如国师般能给人分忧的肱骨之臣!”

  李资谦此时算是有感而发,环绕在他周围的文臣武将并不算少,但是能像妙清这样独当一面的,还属凤毛麟角,欲求一人而不可得。说来痛心,当年他颇为看好的一文一武(拓俊京、金富轼),此时全都在宋人的大牢里陪韩安仁吃牢饭。

  一丝讽刺的笑意出现在妙清的嘴角,但被他霎时间给掩饰下来,李资谦打的甚么主意他心里明白得很,他作为使者刚到王京的第一天,便被他领着去看仁*威。听说三十多万精壮被集中在这王京城里,妙清当时就低调的反讽了一句:“不知田间还有农夫否。”

  低调归低调,但是这种无穷尽的骚扰他觉得还是能避则避,相信李资谦也不敢对他怎么样,毕竟他的大儿子李之美,此时还在西京城里做客哩。

  见妙清遇上这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