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364 章 夜市里的大学生摊主们……_我把过气综艺做成了扶贫专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卫总的第一个嫉妒对象卖麻辣烫的张金鹏。

  人均消费一十的麻辣烫,确实能赚到钱,这个卫昇是知道的,毕竟本地除了肉类之外,各种时令蔬菜本来就很便宜。

  更何况张金鹏还跟那个卖铁板牛肉的小老弟学了一招,也到本地的菜农地里去“捡漏”

  虽然现在捡漏也涨价了,以前十块钱能捡几大袋子的蔬菜,现在人家要论斤卖了,但毕竟卖相一般,送给菜贩子人家都不要,不卖给他们,也只能让村民白捡回去喂猪,所以价格依然比菜市场便宜好多好多。

  这么说吧,那种品牌连锁麻辣烫店里,和肉类一样卖十几一十元一斤的菠菜、小青菜、香菜之类的,他们去菜农家里捡漏,都是两毛、毛钱一斤。

  所以,别看张金鹏的麻辣烫摊子上,蔬菜只卖五块钱一斤,一般胃口小点的,拿个半斤蔬菜就够吃了,但依然很赚钱。

  再加上晚杜夜市的人流量实在太大了,一晚上忙下来,营业额少的时候过万,多的时候能卖到两万多块钱

  毕竟男同学们胃口大,不可能真的只点一十块钱的,有时候遇到一些比较会吃的女同学,也会点一些诸如鱼籽福袋、手工虾滑、手打牛肉丸之类的贵价食材,那一碗麻辣烫的客单价就上去了。

  现在,张金鹏已经不去想“能不能找到工作”的事情了,什么工作能让他月入十几万呀还不如摆摊卖麻辣烫呢。

  张爸张妈也不提什么“回老家种地”的事情了,老两口只是见识少,又不是不会数钱。每天上万的流水,就算利润只有两千,一个月下来,也有将近十万块钱的纯利润了。

  之前他们村那谁家的孩子,运气好,考进了一个什么大厂,年薪十万,他爸妈恨不得把牛皮吹到天上去

  哼什么大厂算下来月薪也不过两万,能跟他们儿子比吗

  就算是为了帮衬儿子把摊子撑起来,夫妻俩也不可能回家务农了种地一年能挣几个钱他们要是回去了,难道要让儿子花钱雇人干活

  再说了,张爸张妈现在自己也顺带着做点小生意呢。

  一开始是张爸嫌弃自家摊位上给客人免费取用的油辣子和蒜蓉辣酱,又贵,味道又不好吃,于是就顺手做了点替换了上去。

  反正也不费多少工夫,还比买的便宜呢。

  结果没想到,好多游客吃了他们家的油泼辣子和蒜蓉辣酱之后,都跑来问他们这个辣酱在哪买的,太好吃了,他们也想买点带回去。

  张爸回来和儿子一商量,得干脆多做点,装在玻璃瓶里,顺带着在自家摊子旁边摆了一张桌子,张妈收银的时候顺带着卖一卖。

  谁能想到,这个“打卡点”也被网友火速发到了网上,成了“逛晚杜夜市必买土特产”之一。

  十五块钱两瓶蒜蓉辣酱,是真的不贵,价格跟超市差不多,但味道却甩了超市卖的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