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86章 起兵造反,触发第五百次选择【求订_我,截教大师兄,加入聊天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86章起兵造反,触发第五百次选择【求订阅】

  北宋末年。

  时间一晃,来到了钦宗桓在位的靖康元年。

  值得一说的是,宋徽宗赵佶还没死呢,他是被金兵入侵,打到东京城给吓到了。

  为了甩锅,于是他就将皇位让给了大皇子赵桓,自己成了太上皇。

  靖康元年,大宋朝廷更加风雨飘摇,好似狂风暴雨中的一艘孤帆,摇摇欲坠。

  金兵屡屡南下,千里沃土变白地,百姓死伤惨重,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朝堂上的官老爷们还在醉生梦死,为新党旧党之争闹得不可开交,置天下苍生于不顾。

  靖康元年十月,利州路洋州西乡县。

  昔日的赤贫小县,如今已成了利州路最为繁华的大县,没有之一。

  县城的城廓比之前扩大了十倍,人口也从之前的数万人扩充到了现在的五十余万。

  县城外,聚起了一座高台。

  高台的下面排列着一队队站得整齐的士兵,放眼望去,最少有十万人之众。

  这些士兵穿着明亮的铠甲,与大宋西北野战军中的铠甲不同的是,这些全钢铠甲不仅轻便、防护性能更好。

  他们手上的武器也不是普通的长矛、大刀之类的生铁兵器,而是一杆杆精钢长枪。

  同样的全钢铠甲、同样的精钢长枪,一个个站得笔直,散发着一股肃杀之气,让人一看就知道不好惹。

  “踏踏踏”

  突然,一阵脚步声响起,身穿战甲的朱铭在一众将领的簇拥下走上了高台。

  “兄弟们,本帅朱铭!”

  走到高台的中央,朱铭俯视着下方整齐的大军,心里很是自豪。

  穿越至今,已有十四年,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利州路已经全部成了他的地盘。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朱元璋的九字发展方针,被他用得如臂使指。

  明面上,这相当于后世一个省的一路之地仍然归大宋朝廷管理,但实际上却是朱铭的一言堂。

  没有他发话,哪怕掌管一路军政大权的经略安抚使、掌管一路财政的转运使、发运使,也只是台面上的摆设。

  掌管着这一路之地的实际权力,朱家父子各司其责,老爹朱国祥掌内政,朱铭掌外务兼军务。

  朱国祥广修水利、开垦良田、培育高产粮种,再加上有法术在身,哪怕遇到干旱天气也可呼风唤雨,使得利州路这些年来风调雨顺,积攒下足够五十万人吃一百年的粮食。

  而朱铭呢,则组建慈幼局、广招人才,训练兵马,征讨山贼,开设兵器厂、建造炼钢厂,以待天时。

  除此之外,父子俩的修为也先后迈入四阶金丹之境,朱铭更是踏入了五阶元神之境的门槛。

  此时,距离靖康之耻(靖康元年十一月、东京被金兵攻陷),仅有一月时间。

  天时已至!

  “拜见天王!”

  见朱铭上台,众将士齐齐高呼,神态恭敬,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