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1章 第一代身份证浪潮_重返1980:暴富从头再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民宣传。

  朱晓华下来推着车靠近。

  其中一名戴红袖章的工作人员说:“晓华啊,最近的政策听说了吗,马上就要办理身*份证了,所有人都要办理,既然你来了,那就先填个表。”

  工作人员王婶把一张纸质表单递了过来。

  朱晓华接过表,只见上面写着: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家庭住址等。

  他把这些信息一一填上。

  “姓名:朱晓华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64年5月12日

  家庭住址:河东省洛城市新华大街8号拖拉机厂家属院2号楼206”

  王婶以前是主持片区计划生育工作的,现在兼职帮助宣传新政策。

  王婶看到朱晓华的信息,满意地点点头,说:“很不错,感谢你的支持。看来你对国家的新政策很了解啊。再差一张一寸免冠的黑白照片,就可以提交上去了。”

  她瞧了瞧朱晓华,又说:“对了,你是开照相馆的吧,那这个就比较简单。”

  朱晓华把登记表交给她,转而往回走。

  楼下院子里,几个邻居围坐在一起,正在讨论喇叭里的消息。

  其中一个年长的老张侃侃而谈:“办身*份证还是有很多好处的,以后出门住店,就不需要单位开介绍信了。拿着身份证直接就可以住。

  “还有找工作的时候,也不需要户口本了,拿着身份证就能证明自己。

  “最主要的,方便国家维护社会治安,让流蹿犯无处可逃。对你,对我,对大家都有好处。

  “社会安定了,大家才能安居乐业。”

  老张较年长,在学校当老师,学识渊博、见多识广,众人都对他的话深信不疑。

  有人问:“既然这么多好处,为什么以前不施行?”

  老张答:“因为以前大家都在自己的地方耕田、种地、生活,出门的次数不多。邻里之间,乡里之间,大家相互都认识,见面了根本不需要相互掏身份证。

  “可是现在不一样啊,现在改革开放了。很多人要进城务工,进城做生意,人员流动更频繁,交往更密切了。这个时候多是陌生人之间打交道,当然需要身份证了。不然大家怎么知道你是好人还是坏人?”

  有人大笑:“我看老李就是坏人,不能给他办身*份证。”

  另一人道:“对,老李偷过我家的鸡。不能给他发证。”

  此时,一个年轻的声音问:“有这么多好处,那有没有坏处呢?”

  老张答:“坏处,算不上坏处。不过办证需要大家掏工本费,而且还要准备照片。”

  这里面很多人都没有照过相,一听说要照相,有人兴奋,有人发愁。

  坐在角落石墩上的李叔说:“办身*份证不好。”

  众人齐声问:“为什么?”

  李叔:“我没钱。”

  众人一齐鄙夷他:“去,你这算什么理由。”

  这李叔年过三十,至今还是一个光棍汉。父母双亡,只剩自己一人,家里穷得叮当响,是整个大院里有名的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懒汉。

  朱晓华走过去,拉起李叔,说:“身份证还是很重要的。钱的事你不用担心,你明天来我照相馆,我可以免费给你照一张证件照。”

  李叔一喜,一骨碌从石墩上站起来,说:“真的?那真是太好了。”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