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87章 永乐元年_靖难攻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辆普通的马车就驶出了宫门,远远跟着百余名骑兵。

  应天百姓的生活情况,是朱高煦衡量他们父子治世的能力与进度。

  乘坐马车,他的目标直奔外城。

  经过老朱的几次迁徙富户,还能居住在内城之中的百姓已经少之又少,即便是那些跑堂伙计,也基本都是住在外城,来内城打工的普通百姓罢了。

  半个时辰的赶路后,他抵达了一个熟悉的镇子。

  大树营镇,当初朱高煦所逛的第一个外城集镇。

  一晃时间已经过去七年,曾经因为朱元璋迁徙政策而人口骤减的大树营镇经过七年的发展,人口比洪武二十七年时更多了,集镇面积也向外扩大了不少。

  穿戴胸甲,披上圆领袍后,朱高煦便带着亦失哈与郑和在大树营镇内穿梭起来。

  由于是新年,百姓们几乎都穿着崭新的白布衣,这是他们所能买得起的最便宜新衣。

  一眼扫去,除了少部分年纪大的老人没有新衣穿戴,其余百姓都穿着新衣,走在那被踩实的夯土路上。

  街道两侧有各种贩卖猪牛鸡鸭等肉类的肉铺,门板上还贴着官府的凭证,代表贩卖的猪、牛肉合法合规。

  由于是新年,因此买肉之人不算少。

  朱高煦见状,便对郑和招呼道:“你去问问那肉铺的掌事,今年新春与前几年新春相比,百姓采买肉食数量有没有什么变化。”

  “是。”郑和应下,转身便去询问。

  不多时,郑和便带着消息返回,与朱高煦一边走一边说:“除了去年因为战事只贩卖不到两头猪外,前几年正旦节都能卖出五头猪。”

  “今年因为蠲免了一半的赋税,加上朝廷对整个江南以钞抵税,所以百姓们多了闲钱,肉铺已经卖出四头猪了,按照这情况,今天应该能卖出七八头。”

  郑和的这句话如果没有掺假,那说明今年应天百姓的生活肯定比洪武年间要好。

  朱棣的蠲免一半赋税让他们多了闲钱,朱高煦的以钞抵税则是将建文年间滥发的宝钞从他们手中回收,使得他们没有遭到太大的利益损失。

  这样的环境,才普通的百姓敢于大胆买卖肉食。

  不过在大树营生活了好几个月的朱高煦却清楚,单从肉食来看外城百姓的生活情况十分片面,因此他带着亦失哈和郑和看了看其它商贩的摊子。

  竹编的各类箩筐,以及铁匠铺门口摆放的各类农具是最受百姓欢迎的地方。

  凡是路过这些地方,朱高煦都会让亦失哈或郑和前去询问,得到的结果也是比洪武三十一年和洪武三十二年的生意要好。

  这样的繁荣让郑和和亦失哈脸上挂上笑容,但朱高煦却清楚,这样的繁荣只是一时的。

  如果没有了蠲免和以钞抵税,那眼前的繁华就会凋零至洪武三十一年以前的情况。

  当然,从局部来看,江南的局势会好,因为朱高煦均分出了上千万亩耕地。

  这些耕地让大量的贫农得到了利益,即便他们依旧是贫农,可日子会比之前过得更好,可要说北方……

  “回去吧,户部那边应该快来人了。”

  朱高煦开口,转身带着亦失哈和郑和返回了宫城。

  没有出乎他的预料,在他抵达东宫春和门的时候,便得知了户部尚书郁新的求见。

  朱高煦走进了春和殿内,果然看到了等待许久的郁新。

  六十多岁的他起身对朱高煦作揖,朱高煦则是毫不避讳的脱下圆领袍,解下了胸甲。

  这一举动,让郁新知道了朱高煦肯定是探访民情去了,因此他将思绪稍做调整便开始上奏。

  “户部敲算了今年的开支与税目,固定的税目中,军屯籽粮因为辽东、山东改屯为民的政策,下降到了二千一百四十余万石。”

  “当下,战兵数量尚有八十七万六千,屯兵经过改屯为民,尚有九十九万二千余人。”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