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六章 竹轩收妖 上_洪荒之凶兽很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于吐出灵珠,大伤元气,病倒在床。

  鹿仙因为道行不够,法力低微,不能对敌降妖,只能遍放霞光照明黑夜,却被那正在游玩的凌风和赵恬语见到,看这鹿仙心性纯良,于是现出身来。

  这鹿仙子正要回山,却见面前站立二人,一男子满头银发,目若星辰,飘逸俊朗,一女子却是身穿宫装,三千青丝乌黑透亮,云鬓峨峨,修眉联娟美貌无比,知晓二人乃是大神通者,鹿仙子不敢怠慢,口呼“小仙拜见二位仙长。”

  凌风二人相视一笑,道“吾乃东海蓬莱凌风,今日携妻游玩观你心性纯良,吾妻欲收你为徒,不知你意下如何?”

  鹿仙子闻言大喜过望,能被兽皇之妻收为徒弟,等若日后受兽皇照拂,这样的好事鹿仙子如何不喜?

  遂于空中面对赵恬语,行那拜师大礼。

  赵恬语交待几句,赐下一件先天灵宝以及道术神通,便别过鹿仙子,告知其日后可来东海寻找师门,便与凌风继续四处游玩。

  且说黑风女妖未除,帝尧放心不下,在郭行村边,满河旁边有个山丘,人称姻堆里。

  姻堆下部,有一山洞,一直通到霍山脚原来这个洞清风徐徐,沁人心脾,百姓劳动过后,多来这个洞口歇凉,浑身清爽,人称清风洞。

  自从这个洞钻进黑风妖以后,时而兴风作浪,毁坏村庄田园;时而化为牛头、马面,口吐黑风,伤害人畜;时而化为妖女,深吸一口气,将人吸进肚里,弄得附近的人,日夜不宁,四散逃离。田园荒芜,阻断交通。

  民谣说“清风洞变成黑风洞,黑风洞里宿妖精;倒吸一口气,人畜不见影,凉爽地变成吃人坑,弄得路断行人,民不聊生。”

  帝尧闻报,带病与大家商议降妖除害,尧母见儿子积劳成疾,十分心痛,便自告奋勇愿降妖除害,为儿分忧。

  这天是六月初十日,尧母手执桃符,面对东海而拜,虔心虔诚叩拜凌风。

  凌风有感,旋即一道光芒向着庆都而来。庆都接住,却是一枚金光闪烁的玉符。

  其中一朵金焰摇曳,外表却丝毫觉察不到燥热,一只三足金乌图像围裹玉符全身,神秘瑰丽。

  庆都深吸三口气,转向洞口,经玉符贴在洞口,但见丝丝太阳精华被玉符吸引牵制,往山洞里而去。庆都不放心,在洞口日夜守候了三个月。

  说也奇怪,黑风妖再也没敢出来作怪,后来从霍山一带传来消息,说有一股黑风从霍山脚下洞口中冲出去,化为乌有。

  从此,黑风洞又恢复清风洞的名称,逃走的人们又陆续回到家园。

  帝尧老母告别百姓要回平阳,方圆数十里的男女老少都来跪在地上,苦苦哀求老人家留下住些日子,大家也想尽一点报答心意。

  尧母决定留住些天,与百姓同享欢乐。

  百姓们高兴地尊称尧母为尧姑,将姻堆里改名为姑德里,修建一座“尧姑庙”,每年六月初十日,方圆各村百姓献牲歌舞,永世纪念尧母恩德,帝尧也骑马按期来观看歌舞,离庙五里以外就下马步行,后人便称这个村为下马庄,拴过马的石头称拴马桩。

  当尧为帝之时,天下被洪水侵袭。

  “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酒天”,水势浩大,奔腾呼啸,淹没山丘,冲向高网,危害天下,民不安居。

  尧征询四岳四方诸侯之长的意见,问谁可以治理水患,四岳推荐了鲧。

  尧觉得鲧这个人靠不住,经常违抗命令,还危害本族的利益,不适宜承担这项重要的工作,但是四岳坚持要让鲧试一试,说实在不行,再免去他的职务。

  于是尧任命鲧去治理水患,鲧治水九年,毫无功绩,尧看到黎民百姓受罪,而此人浪费九年宝贵时间,却一事无成,大怒之下,将其杀死,以谢天下。

  不想,一道星光垂落,从鲧腹中滚出一婴孩,此子长大之后就是禹。

  在尧统治的时代,协和万都,黎民于变时雍,天下安宁,政治清明,世风祥和。

  因此史其仁如天,共知智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不舒。

  唐尧在帝位七十年九十岁禅让于集,百一十八岁时去世。

  尧帝生于攸县丹陵现在的皇图岭,死后葬于攸县尧山。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