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八章 筹备讲学_奋斗在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南有名的学者都会与心学打交道,不管是赞同与不赞同,因为心学在江南,就是一个庞然大悟,大到,任何做学问的人都无法忽略。

  纵然,气学在周梦臣经营之下,已经在山陕北京以及北方其他地方零零星星的扩散开来了,但是很多心学门人任然将周梦臣视为无物。毕竟在很多江南学者眼中,山陕之地,能有什么学问啊?毕竟自从南宋的时候,天下学术中心传入江南之后,大家都习惯了江南的学术哄传天下,理学是如此,心学是如此,气学居然从北方传来,他们本身就不适应这一点。

  周梦臣说道:“这一点,王兄就不用管了,我心中有数。当然了王兄如果有意,也可赐教一二。考教一下我的学问。”

  王世贞见提醒也提醒了,也就没有多说废话,说道:“既然,周兄执意如此,我也就帮你引荐一些人。至于其他的,我就帮不了你,人要你自己去请。”

  周梦臣说道:“多谢王兄,那什么时候能讲学?”

  王世贞盘算了一会儿,说道:“要明年春天了,而今天寒地动的,动身不便,提前送信,让四方学者到达。是需要时间的。也算尊夫子之意。”

  夫子也在春天,与几个学生坐在一起,讨论每一个人志向,很多人应该是学过这篇课文的。这里就不多说了。

  周梦臣说道:“这样也好。”

  嘉靖三十五年已经快要走到终点了,这一年周梦臣做了很多事情,赈灾,打仗,到了而今也应该休息一下,算起来讲学的日子,也不过是半年之后,周梦臣心中也有一种期待的感觉。

  融化了科学的气学,或者以科学思想为核心,包裹气学的思想,能不能走上大雅之堂,成为大明未来的显学,甚至从民间的显学,走上庙堂,代替理学,成为大明显学。

  在江南讲学是否成功,是很关键的一点。

  在周梦臣看来,甚至要比平倭之战成败要重要的多。

  毕竟,没有周梦臣,即便胡宗宪也能平定倭乱,但是没有周梦臣,气学决计不能成为显学的。

  周梦臣心中暗道:“我有时间也要准备了。”同样,他也准备写信给山西陕西,请关学一脉的大佬能不能南下,镇镇场子,毕竟,有时间讲学的胜负,不仅仅在于学术。

  学术界其实也没有那么干净。

  周梦臣在开始筹备讲学的时候,似乎是徐阶的书信起了作用。周梦臣征召各大家族的子弟的事情,非常顺利,一时间周梦臣建立起一个非常庞大的幕府,洋洋洒洒数百人。不过,大多是只吃饷银,不办事情的。

  真正办事的人,还是徐渭领导着周梦臣在大同书院挑选出来的学生。这些学生或许没有江南名士那么文采飞扬。但是处置政事上,也是一把好手。

  只是如此一来,周梦臣的幕府的开支就多了。周梦臣估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