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七章 晒盐之利_奋斗在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每年需要多少钱,我心是有一笔账,最少好几万两,甚至更多。你觉得盐商每年拿出这么多银子是为了什么?”

  藤祥心中已经有了答案,那就是私盐泛滥。规模很大。甚至已经威胁到了官盐的地位。

  周梦臣接下来的话,验证了藤祥内心中的想法。周梦臣说道:“你久在苏州上海繁华之地,不理解实务,你可能不知道,盐官价格腾高。而且常常有夹杂沙土,乃至于树叶等杂物。只是城中有法度在,不敢那么夸张。但是在城外官盐滞销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

  藤祥立即说道:“看来盐政这局面不得不动了。只是大人想要怎么动?也好让我回去与诸位公公商议一二。”

  人就是这样的。

  宫中的盐更多在官盐之中,他私盐是在官盐的牌子下面的。官盐出了问题,他们的收入自然也会受到影响。

  一旦遇见这种关系到钱袋子的事情。立即就有了动力。

  周梦臣说道:“我在福建的时候,发现一个神奇的制盐方法,就是晒盐法。”

  “晒盐法?”藤祥说道。

  周梦臣说道:“正是,”于是将晒盐法内情一五一十说给藤祥听了。

  藤祥将信将疑,不过对周梦臣的话,还是比较相信的。因为周梦臣有过很多次造出新东西,不过这晒盐法,却并不是周梦臣复制出来的。而是明代本身就有晒盐法,是从福建发现的。

  周梦臣派弟子在这些晒盐发成功上,加以改善。如此一来,能适应大部分盐场。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

  晒盐法在原理从来不难,难得从来是推广。

  周梦臣之前实验过,在浙江盐运司选了一些地方。很容易成功,即便不成功。只要调整一下,也会成功的。

  但是想要推广却难了。

  在原本的盐政制度之上,已经衍生出了很大一批既得利益者,他们盐政制度上,噬骨吸髓,根本不乐意有更多改变,泥腿子多弄出一些盐,对他们来说,根本是不需要关心的事情,

  反正多弄出来一些钱财才是正经的。

  周梦臣最后说道:“这一次,我欲将煮盐改为晒盐。不仅仅为大明提供更多的盐,也节省了燃料,江北大片的芦苇荡都可以开垦成为耕地,最少能为大明增加数个府的耕地。”

  藤祥说道:“怎么可能?江北的地,都是盐碱地的。是不能种庄稼的,”

  周梦臣说道:“盐碱地虽然是一点困难的。但是何足道哉,于来说,这一点最不用关心。”

  藤祥叹息一声,:“周兄是好意,怎么如此一来砸了大家的饭碗,今后就不好办了。”

  周梦臣说道:“藤兄,我是那么短视的人吗?与煮盐不一样,煮盐只能用一铁锅。一家人就可以。而晒盐就不一样了,晒盐场不是寻常百姓能够组织起来的。”

  周梦臣在“寻常百姓”这四个字之中,加了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