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一章 人手够了_奋斗在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文说道:“我想过不知道多少次了,我李家是将门,终究要在战场之上证明自己的。”

  李子文这一番话,看似是对周梦臣说的。其实是对李子文自己说的。

  无他,周梦臣这一段时间忙。并不知道丰城侯受到了重大挫折。这个挫折不是来自别人,而是来自仇鸾。

  前文已经说过了。

  勋贵之中也是分派系的。丰城侯一脉往上数可以道靖难时期,可以说是大明老勋贵了。而仇鸾的咸宁侯,是从他爹仇钺开始的。也就是说仇鸾的咸宁侯才第二代而已。

  这新旧勋贵之间,就互相看不起。

  之前武定侯郭勋冲在前面与仇鸾别苗头。但是仇鸾攀附严嵩在嘉靖二十年的时候,将郭勋给掀翻了。占据了勋贵主要位置。而仇鸾在曾铣手中栽跟头。并不仅仅是曾铣的意思,甚至还有其他对头的顺水推舟,落井下石。

  丰城侯一直谋求回京任要职。

  几乎已经办到了。但是政坛之上忽然变动,夏言倒台。让丰城侯很多门路都断了。而仇鸾却变成了新贵。仇鸾是一个气量狭小的人,自然是有仇报仇,于是丰城侯分明是立功之后,升官回京师,一下子变成了回京闲居了。

  当然了,如此单单是这样的话。李子文也不至于生气到这个样子。

  毕竟丰城侯家,也算是大明顶级的门户了。这种政治上蝇营狗苟,勾心斗角,不是今天才有的。而是多少年都是这样的,丰城侯上下都习惯了。私下怎么弄是一回事。但是面上却不会撕破脸。

  因为如果没有什么变故的,丰城侯一脉与咸宁侯一脉,今后有上百年的邻居要做。总不好给后人留死仇。

  但是丰城侯府这样想,仇鸾不这样想。

  仇鸾对丰城侯府打压,几乎是不遗余力。

  丰城侯的压力大增。而李子文作为儿子一点忙都帮不上了。甚至对于丰城侯来说,他要感谢这鞑子扣关了。因为这一件事情,丰城侯的压力减轻了许多。

  经过这么多事情,李子文这才恍然大悟。勋贵学文臣的儒雅,与文臣结交不是不行。也不是不能。但是这一切的前提,就是能打仗。打仗才是勋贵的根本。只是丰城侯不这样想。

  勋贵之中能打仗的将领不多了,丰城侯是少有的几个之一。

  丰城侯行军打仗的手段,其实比周尚文差了太多了。只能说在合格水准之上。但是丰城侯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知道战场之上是何等的凶险。所以,他才不愿意李子文走老路。哪怕放弃一切政治上的权力,在北京当一个富贵闲人也行。

  只是李子文却不想。

  这也是丰城侯出京了。李子文才敢做出这样的事情。

  周梦臣见提醒过了。也不多说话了。说定了兵部附近的一处校场集合。李子文就答应下来了。

  周梦臣整整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