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一章 文莺湖工程_奋斗在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文莺湖工程,仅仅是少部分用钢铁与水泥。而今周梦臣却不一样。他知道,工业产品产量越高,单价越低。他本来就想过扩建军器监与水泥作坊。而今加大订单量,也未必不是一个办法。

  特别是铁。

  一旦形成规模,价格会跌到一个非常低水平。倒是就可以想办法向其他府县销售。本来,以大同的交通情况,这种销售并不是太有利的。但是而今西山运河很快有要修好了。而且出关经商的晋商也都形成了规模。

  总体上来,大明卖给鞑子东西多,鞑子卖给大明的东西少,以至于很多人都是大车来,空车走。这个时候,让他买点铁,这种硬通货作为压仓未必不可,反正铁这东西,只有价格低,在大明任何一个地方都能卖出去的。

  当然了,周梦臣也是有所放弃的,最少本来落在毛纺业上面资金,还是要缓一缓了。

  一来是技术问题,他已经安排大同书院不少进行攻关,还通过徐渭的关系,从江南找来不少高手,都是纺织业的高手,甚至很多人都玩过羊毛。

  二来也就是羊毛原料的问题。

  周梦臣不得不承认,很多东西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鞑子之前没有向大明大量出口羊毛的惯例,周梦臣想一下子让鞑子形成这个习惯,也不是一件不好办的事情。好在大同其实也是有一些养殖业的。

  甚至因为周梦臣搞出的黑科技。不是别的,就是搞马的人工授精。已经初见成效,特别是今年春天,就有很多战马配种成功,让很多母马怀上了。不用周梦臣提醒,很多人都自发将这个技术,从马转变到牛,羊。甚至人。

  所以大同的畜牧业的发展,也很不错,玉米大量种植,青贮料的推行,也是原因之一。总之,而今周梦臣只能先从大同内部解决原料的问题。一旦成功,再从关外大量采购不迟。

  周梦臣费了很多口舌,才算给杨继盛说清楚了。

  杨继盛其实并不大理解周梦臣的思路。但是相信周梦臣这个人,最后点头,说道:“好吧。这一下将文莺湖修建成一个百年工程。让大同周边,百年之内,免除水旱之灾。”

  周梦臣说道:“希望如此吧。不过,有一件事情,希望你去做。那就是清丈,六县四州。”

  杨继盛说道:“好,我应下了。”

  周梦臣说道:“杨兄,清丈这一件事情,固然是为了增加赋税,但是单单为了增加赋税而清丈,却不是我周梦臣会做的。你清丈要办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情,要摸清楚这些州县的底子,我不可允许下面少交税,但是绝不允许,下面隐瞒我。”

  “第二件事情,那就是各地有土豪劣绅,贪赃枉法之辈,请杨兄为我去之。”

  “第三件事情,我准备上书朝廷,对吏员世袭一事,进行改易,这一次清丈出来的空缺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