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章 一切的巧合都不是偶然_神宠又给我开挂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题说道,“据我了解到的,航天中心部署在火星同步轨道的祝融四号卫星每小时带宽大概300MB,以我们的权限,紧急任务下,一天能申请下来的,应该可以达到每小时200MB。”

  火星勘探,通讯资源永远是紧张的,能申请每天200MB,占据总带宽的三分之二,非常少见。

  “一小时200MB,一天,就大概是2.5G左右。”

  程翔点点头,“这个数据量初步研究应该够用了。“

  “我们先开个短会,看看怎么着手吧。”

  “好!”

  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会议最终决定,从原有的团队中,分出一半的人手,投入到火星未知基因的研究过程中。

  任务划分完毕后,时间已经凌晨三点。

  但是,从众人的表情上,却看不到困倦的意思,一个个神色既激动,又凝重。

  不过,该睡还得谁,研究,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转眼,时间已经是第二天夜里。

  航天中心那边已经在晚上八点左右,将今天收到的数据准时送到银河研究所。

  硬盘数据大约2G左右,并没达到预估的2.5G,不是预估无法精确,而是,以现在的通信技术,在数千万乃至数亿公里之外进行通信,只能做到这样。

  数据链路不会一直稳定,所以,能一天得到2G数据已经相当不错。

  而从昨天开始接受数据开始测算,时间都不够24小时,能有2G数据,还是航天中心考虑到配速数据时间提前,所以临时抬高了今天分配的每小时带宽的原因,否则,即便是2G的数据量也别想达到。

  回想十几年前,那个时候,火星同步轨道卫星还未部署,火星高空中继卫星更是想都别想。

  那时只能依靠火星地面的信号发射装置进行通信,一个小时的传输速度不到100MB,并且因为星球自转原因,一天只能发送几个小时,比起那时候,现在的情况已经好上太多。

  此时,夜里八点,程翔处理掉其他的日常工作后,听闻数据抵达,立刻赶到了地下九层。

  等到程翔赶到时,候志洁已经在位置上等候。

  “程所长,数据送到了。”

  “按照我们的要求,这里面存放的数据,是49个小盒子里面,其中编号1-10号盒子里面基因的前200MB数据。”

  “很好,给我来一份。”

  “然后按照昨天的安排,将剩下的数据给各小组分配一下。”

  “好。”

  候志洁做事非常干脆,立刻将硬盘递给程翔。

  程翔接过立刻坐下,硬盘熟练接入后,校验通过后,打开硬盘空间,立刻看到了熟悉的工程文件。

  将工程文件拷贝到保密电脑后,程翔将硬盘还给了候志洁。

  交还硬盘后,程翔立刻投入到工作中,双击,工程文件快速加载完毕。

  熟悉的双螺旋结构顿时呈现到眼前,今天的数据,比起昨天来说,不光是数据量上大了十倍,更关键的是,今天从火星发送来的数据,已经略去了分子式的结构描述,直接以碱基对标记发送。

  所以,眼前呈现的这条基因数据量,比起昨天,何止上浮了十倍。节约了每个碱基分子式的结构描述,这份基因测序工程文件的碱基对容量大幅飙升了上百倍,

  所以,数据量达到了2G,或许相对于整个盒子里的DNA信息还相差太远,但是,进行一些浅显的研究,已经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