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章 念奴娇_余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起来。

  咦?

  高小余转了一圈之后,来到这官衙的后门。远远的,他看到了两个人在街角探头探脑向这边张望,心里不由得一动。虽然隔着一段距离,可高小余还是能认出,那两人正是之前跟踪他的两个闲汉……这两人还真是阴魂不散,实在是让人心烦。

  而这时候,从那高墙后,传来了歌声。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歌声唱的,正是苏学士晚年所作《江城子·蝶恋花》。

  看起来,这高都监还真是爱煞了苏学士的诗词。按道理说,朝廷虽然禁止传唱苏黄诗词,可是以苏学士的名气,民间唱苏黄词的人并不算太少。当初高小余在杭州时,就听得许多人唱过苏词,也未见有官府出面查问。为何这须城,就唱不得苏词呢?

  “今下苏词,总不得真滋味。”

  这是当初高小余师父,在吃醉了酒之后,说过的一句话。

  高小余心里一动,突然想起了光阴蝉赠予他苏琵琶时的介绍。

  ‘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是这个原因吗?

  高小余并不是特别清楚。

  光阴蝉所说的这个典故,他从未听人说过,就连师父也不知道。

  要知道,师父也爱学士词,却只能说‘不得真滋味’的话语,但究竟是何处的问题,也说不清楚。

  高小余犹豫一下,还是决定试一试。

  他向四处看了两眼,走到距离高墙不远处的一颗大树下。

  拥有宗师级的乐器专精技能,从某种程度上,也强化了他的听力。从高墙内传来的歌声可以判断出来,对方大体所在的位置。高小余在树下坐好,便取出了苏琵琶。

  他定好琴弦,把琵琶抱在怀中,而后深吸一口气。

  左手手指捺打琴弦,铜琵琶出一个虚音,右手旋即急促的拨动琴弦。

  “这厮在做什么?”

  远处监视高小余的两个闲汉,顿时懵了。

  他二人你看我,我看你,想不明白高小余好端端的,为何突然弹起了琵琶来?

  就在他二人感到困惑的时候,高小余却突然唱出声来。

  “塞上长风,笛声清冷。

  大漠落日,残月当空。

  日夜听驼铃,随梦入故里。

  手中三尺青锋,枕边六封家书。

  定斩敌将级,看罢泪涕凋零。

  报朝廷!谁人听?”

  歌声凄凉苍茫,却又透着一股子空灵之气,令人仿佛置身于无边无际的大漠之中。

  高小余曾随师父在关西流浪数载,更去过西夏,深入漠北荒凉之所。

  他能说的一口流利的关西方言,即便是当地人,也未必能分辨清楚。而他手中的这把苏琵琶,更采用的是‘五弦琵琶’,与当下最常见的‘四弦琵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