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六章 天下如棋(六)_宋时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年下来,陕西修建的各色军寨何止数百,占用了西军员额的很大部分。能抽调而出的野战军马,也就是十来万的样子。就算多,也多不到哪里去。去平江南,去伐燕云,基本上就把训练有素的野战主力抽调空了。所以西军上下才这么急着回返空虚的陕西诸路坐镇。

  平江南乱事,大败于燕地。西军这些野战主力损耗极重。在没有萧言的时空,第一次援救汴梁,老种仓促起行,带出来的军马也就一万五千余而已。这次熙河军送了七八千精锐过去,西军又进一步削弱。此刻单论野战主力,已经是在萧言掌握的军马之下。

  (不过这几百上千的军寨,本身的守军,还有多少土兵蕃兵缘边弓箭手强壮,却也给了西军极强的恢fù能力。连场大败之后,一次又一次的断送家当之后,仍然能抽调出这些原来守在军寨之中的兵马重新纠合成大军,屡败屡战,最后还能成就吴家兄弟功业。但是这些兵马抽调空了之后,西夏又从本来半死不活中满血复活,夺回横山,号称中兴。而这些一次次重新纠合起来的西军毕竟不如以前的老底子,最后也只能上了秦岭,依托着背后四川据守——奥斯卡按)

  西军此刻元气未复,萧言又正在盛时。大家共同的意见是暂时不能和燕王硬来了。暂且敷衍也罢。

  可是西军作为一个团体,自有其团体利益在。就是要继续维持着大宋每年多陕西的巨额投入。多少西军将门,甚而陕西诸路的文臣,都靠在这每年几千万贯的资源投入上吃得盆满钵满。萧言崛起之后,毫无疑问中枢投入,只会向萧言经营起的势力范围倾斜。西军上下一时间虽然还不敢再和萧言硬来,但是让他们安心服从此刻汴梁中枢,接受从此地位下降的现实,也是绝不可能!

  这是真真切切的利益之争,最难化解。以前比如和童贯之间的仇怨,无非就是正常权势之争而已,童贯在与不在,朝廷都要花那么多钱给西军,有童贯在无非就是加强些对西军的掌控力罢了。但是萧言崛起,却是实实在在的动了西军这个团体的利益!

  所以说西军上下,自从老种故去之后,对萧言的仇视,也是最切的。且极难调和。

  有了这两个基调在,西军军将还有陕西诸路文臣借着老种葬礼奔走联络。得出的结论也就基本上确定了,几乎也在所有人的料中。

  暂且维持此刻局面,一时间绝不采取对汴梁中枢的敌对之态。而萧言一力主持的对女真战事,西军也绝不贡献力量。只是袖手旁观而已。除非萧言对西军做出绝大让步,或者干脆就是萧言在对女真的战事中败亡,那时候西军再出而收拾局面,挽天倾于既倒。从此大宋天下。唯有西军这个团体独大!

  在这样的团体意志下。纵然一些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