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五十一章:噱头_一九八一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万一你买到手后根本不涨价,还掉了价,你千万不能埋怨我!”

  “当然不会埋怨你,那十二块钱是我攒的零花钱,本来我是准备送给黄瀚的。”

  “大哥怎么可能要你的钱!”

  “是啊!所以我才听黄瀚的话,用这闲钱买些猴票闹着玩,能不能赚钱根本不去管。”

  “这我就放心了。我妈妈已经打电话托了附近县里几个邮电所的熟人,估摸着再有三五天就能够拿到猴票,应该不会太贵。”

  黄瀚只是个俗人,他目光短浅,从来不认可邮票、火花、烟标的价值,认为这就是博傻。

  邮票是个什么东西?一个印刷品而已,约等于是付了邮费的证明,为什么就能够值钱?

  为什么那么多生肖邮票就是那只“黑猴子”的价格上了天?

  所有能够查到的上涨理由其实都是制造炒作的噱头,有人、有资金在推动而已,目的就是赚钱!

  黄瀚的少年时代就是邮票神话的年景,记得是小学五年级开始的集邮热。

  有一天图画老师上课时请同学们回家后翻找家里的旧信封,让同学们把找到的那些使用过的邮票带来学校给他瞧一瞧。

  紧接着,音乐老师上课时又说了同样的话!

  同学们顿时议论纷纷,最后的结果是绝大多数同学把找到的邮票送给了音乐老师。

  因为那个老师是个刚刚分配不久的师范毕业生,曾经在学校文娱演出时唱过《橄榄树》,同学们喜欢她。

  黄瀚上初中时,班上好几个家境不错的同龄人省吃俭用去邮局排队购买邮票收藏!

  他们赚到钱了吗?事实证明一个都没有。

  都是上当受骗了,要知道那时一年花几十块钱买邮票是个多么沉重的负担。

  玩邮票的人比玩股票的还要惨,赚钱的人恐怕不会超过千分之一,绝大多数是买了若干邮票放在家中的抽屉里睡大觉。

  猴票的故事很多,犯傻愿意花一百块买下价值八分钱的邮票,就是期望以一千块的价格卖给更傻的,谁知花一千块的其实不傻,因为他卖出了一万五千块的天价,

  最后事实证明,花一万五千块以上的价钱买猴票的,应该是真的傻掉了!

  因为他们被套牢在巅峰,这辈子是不是能够解套就得看有没有傻瓜中的极品以更高的价钱下手了。

  八零年用九百块买房子,三十六年后能够价值九百万,真的是一本万利。

  但是如果拿猴票来算账就不够看了。

  八零年价值八分钱的猴票,多年后曾经卖到过一万六千块,妥妥的是二十万倍。

  即便如此,黄瀚也没有天真地认为自己收购许多猴票拿在手上就会发大财,猴票长上天不会是空穴来风,究竟有多少黑幕?

  不可能出现人家掀起涨价热浪,大钱却被一个局外人赚走了。

  八零年的整版猴票三十几年后估值一百五十万,不意味着这东西就能卖这么多钱,那得有土豪出手呢!

  黄瀚不懂这东西,当然不会花时间、花精力去碰这个运气,随口说一说让成文阁花掉攒下的零用钱弄几十张藏家里,纯属闲得蛋疼。

  事实证明,在八一年的三水县,甚至于在整个扬州地区,想买很多猴票根本不可能。

  人家钱妈妈是邮电局的干部此时要买几十张都不太好找,不懂行的人恐怕连去哪儿找都不知道。

  因为邮市还没有出现呢,没人专业倒腾邮票,都是业余的,而且是极少数人玩这东西,都是熟人之间交换、买卖而已。

  三水县有些年在东大街邮局门口曾经出现过几十个邮票贩子,自发形成了小小的邮票交易市场,有些人气。

  到了二零一九年,门口居然看不到一个卖邮票的。

  由此可见绝大多数想靠集邮发财的,梦都醒了,已经迷途知返。

  一九八一年的黄瀚即便能够筹集几千块钱,也没有这个本事买到几万张猴票。

  如果真买到了这么多,这就会影响到了历史进程,说不定抄家就不会联合起来炒“黑猴子”,人家改为炒“猪”不行吗?

  反正都是一样的东西,都是八分钱的生肖邮票,想炒哪一种,总能够编出天花乱坠的噱头。

  ……

  ……

  ……

  ……

  过往的君子请留下推荐票,月票,谢谢大家!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