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十五章 小溪场_回到唐末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二十六个人两个月的补给,王审邽不得不专门安排了一条船!

  老太太的好意,王延兴没办法拒绝,可是,他必须考虑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费用与收益是不是匹配!去折腾这么大小的一个铁做,增加的铁料,能有多少收益?这份收益,够不够得着这些兵的粮饷?唐代铜铁比价大多数时候维持在一比十左右,大致地说,一斤铁料值钱十文。到了战乱之时,铁作为消耗品,就开始涨价了,现在泉州铜铁的比价在一比五的样子,也就是说,每增加一百斤铁,也只不过是值两千铜钱。而一名兵士的粮饷供应为每月六斗米,每半年一匹布和一定量的酱菜,折算成铜钱,就相当于每人每月要消耗两百文:二十人,就是四千钱,也就是说,单是为了冲抵这些兵士的日常开销,就要多炼两百斤的铁料。

  看着一船的物质和随行的二十个穿戴整齐的牙兵牙将,王延兴心中不是兴奋,而是无法收支平衡的鸭梨山大……

  唉,事已至此,也只好先这样了。

  临到出发前一日,王延兴去向徐寅辞行: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不到他那里读书了,也该打声招呼吧。

  等到州学放学之后,他才进了徐寅住的院子,这次倒是没有遇上那个有些活泼的徐小娘。见了徐寅,行了弟子礼之后,王延兴道明来意:“延兴此去,为铁做事。若能做产些铁器,也为泉州百姓手中,多以几件镰刀、锄头!”

  徐寅点了点,说道:“实事求是……继之能以身体力行去践行自己的想法,为师亦是自叹弗如!”又一沉思,“铁做之事,非为师所长,去也无益,他日若有徐寅力所能及,某定不推辞!”

  这是什么意思?难道徐寅以为自己过来是想请他帮自己去管理铁做的吗?王延兴不敢多想,只能就着徐寅的话头答道:“如是,延兴先谢过夫子!”

  说完,又说几句不痛不痒的话,便告辞出来,王延兴脑子里却还是没想明白,徐寅那话到底是什么意思。按照他最初的想法,他总觉得徐寅会说:你的确不是读书的料,不过能多炼些铁出来给农民打点锄头、镰刀,也对得起你老爹为官的清名了……

  从州学出来,准备转身回刺史府,却听到后面有人叫唤,回过头去,竟然是孟咸。

  “长求唤某,可谓何事?”王延兴有些奇怪地问道。

  却不想,孟咸长拜,说道:“某听闻衙内欲为泉州兴铁做事,孟咸不才,愿追随郎君左右。”

  你小子是吃了傻药了吧!王延兴差点没叫出声来:“长求学问、声望俱佳,不赴长安考取进士,却要跟某去操持贱业?”

  “何为贱业?于朝廷于万民无益者才为贱业!孟咸不觉得铁做之事有何低贱,是国之重业!反倒是那诗赋极佳之人,能有何益?”孟咸诚恳地再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