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一章 技术扩散_回到唐末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之中,从来不曾出现过炉膛被烧化之事。”

  徐温理解了,他眼前一亮:“不是不会,而是不能也!”

  原来这高金宝的法子,确实是好,而且,还好得有点过了头,得控制着去好。

  随即,他又想到一点:“另外,大匠的意思,可是说,如果将此处铁场中的一些技法用于扬州铁作,可大大提高铁作产量?”

  “正是!”曹大匠躬身道,“不说其他,便是这筒车一项!”

  “别人都是用筒车提水,而这里,却是用水驱动筒车,构思,非常巧妙!”

  “再有这风箱,轻便异常,一拉一推皆可出风!”

  “而将筒车与风箱连接的法子,也是很是周到,四台风箱,错开位置,这样风力持久而稳定……”曹大匠一边说,一边可惜道,“此人年纪不小,却是很有法子,可惜是死早了些!”

  徐温听言,越发肯定,这高金宝所展示出来的东西,确确实实地有极高的价值,不由得又叹气道,“他还会宿钢之法……说是这炼铁之法成了之后,再给某说来。现在就死了,确实有些可惜了”

  曹大匠一听,这高金宝竟然还会宿钢之法,不由得又惊讶道:“宿钢之法乃是不传之秘,他竟然也会?”

  “他不过是盗来的技法!”徐温这才将高金宝的底细说了出来,又道,“市面上,那么多夹钢的剪刀、菜刀,都出自泉州铁场!这高金宝,便是从泉州铁场逃出来的一名技工!”

  曹大匠恍然大悟:“难怪了,某便觉得奇怪,为何这市面的精铁,就象不要钱了一般!原来泉州铁场熟知这宿钢法……”

  “唉……”徐温轻轻一叹,“如今,只能算了,某这就将此处的匠人杂工都谴到铁作去,给诸位大匠驱使,打造那水车和风箱罢!”

  “徐参曹,不重建这高炉了?”曹大匠奇怪地问道。

  “建了,不能掌握火候,还是会塌,不建也罢!”徐温灰心地说道。

  几个大匠听了徐温的话,齐齐地说道:“这炉膛若是换一种土来建,或许就不会塌了!”

  徐温一听,来了精神:“什么样的土?”

  “瓷土!”曹大匠说道,“用来制作瓷器的瓷土,最是耐烧!”

  瓷土,就是高岭土,原来,用瓷土建炉膛耐烧,并非是章大炉一人知道,而是许多炉头、铁匠的基本知识。

  也正因为如此,就没人跟高金宝提。

  可怜高金宝,直接拿了黏土建高炉,如何能耐得住高温?

  其实就算这次不塌,烧一段时间,迟早也是要塌的!

  原来是这样!那有一个问题来了:“那为何,这铁作在建之时,不用瓷土?”

  “扬州不产瓷土啊!”曹大匠连忙答道。再说,军事上要用的铁料,多是用熟铁一步一步地渗碳的方式来加工的,也用不了那么高的温度。所以,在扬州铁作,不会可以去弄瓷土来建炉子。

  至于何处有瓷土?这个问题却是好回答:何处产瓷器,那里便会有瓷土!扬州虽然不产瓷土,可周边产瓷土的州县,却多得是,只需杨行密一声令下,还怕弄不来上好的瓷土?

  徐温心情一下好转了许多,又问明了瓷土的用量,转身往城里而去。

  自然是要去安排这瓷土的来路了!

  只是要运来瓷土,再建成高炉,然后再进行一番调试。至少也两三个月。

  显然,今年是出不了铁了。

  忍不住,便心里有些着急。可想想高金宝之死,徐温又不敢去催在铁场干活的匠人,只能耐心地候着。

  他这边,一时还出不了铁,可铁场出事的消息,却传遍了整个扬州。

  当然,也被杜子欣侦知,随后,递送到了王延兴的案头。

  却不知道,看到这个消息,王延兴,该如何作想。

  回到唐末当皇帝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