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九章 纵马济州_回到唐末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起养活一个人来,要大了不知道多少倍啊!

  而且,这些马还必须有空间跑动,否则,就会养废了。

  正当他发愁时,孟咸却告诉他,具体照顾马匹的,另有两百多名马夫,而他所需要负责的,主要是供给饲料。

  当然,作为马场总管,他还要负责监督那些马夫的不得懈怠。还有,要检查和记录马匹的状态。

  听到自己的权责清晰明确,并不难处置,付城坤才总算是放下心来。

  然而,他却不知道,对他日后的诸多事务来说,他的辛劳,才刚刚开始。

  种草,只不过是开胃菜罢了。

  而安排他在这里种草的孟咸,已经将重心往北转,往对马岛而去。

  对马岛的面积比济州要小,可它对大唐和倭国贸易的重要性,却远在济州之上。

  在倭国派出的数次遣唐使的历史上,前两次,都是先到对马岛,再到新罗外海,沿新罗海岸线,到达辽东半岛,然后在跨国渤海海峡,在山东登陆。

  这对马岛,便是第一站。

  后来,新罗和倭国交恶,这条路无法走了,才学了在大唐的海客的做法,走筑紫西南,沿列岛南下,然后再西行,到达长江口或者钱塘江口。

  可对马岛的地位,却并未下降,而成了倭国和新罗走私的中转站。

  现在,新罗国内大乱,这走私买卖,自然也是受了影响。

  对马岛的实际控制者,宗氏,也因此财源大减。

  宗氏家主宗仁左次郎便动了心思,想派船去奄美岛跟唐人贸易。

  然而,当初新罗跟倭国走私昌盛时,宗氏没给博多津其他倭人分一杯羹。

  这个时候,那些倭人如何会给宗氏机会?

  一趟南下,宗氏除了白白损失了六七条船之外,一无所获。

  就在此时,属下过来通报,竟然是发现有一支唐人的大船队,竟然到了对马岛外。

  自从百江口一战之后,对大唐,倭人便有了发自心底的惧怕。

  宗仁左次郎连忙领着人到海边来查看,看着那十七艘五桅大船泊在海外,他心里一阵悸动。

  这么大一只船队,若是强攻对马岛,宗氏如何能守得住。

  他一阵害怕,连忙招呼道:“速去大宰府,求援!求援!”

  那属下却连忙拉住他,指着那边飘来一艘小船:“小船!那些唐人应该是派了使者过来!家主要不要先见一见?”

  宗仁左次郎定睛一看,见那边来的,果然是艘小船。

  若是来的小船,那自然使者了。

  他长吁了一口气,定了定神:“随某一起去迎接大唐使者!”

  等了不多久,那小船靠了按,十几名侍卫,护着一个文弱的书生下了船。

  宗仁左次郎亲自迎上前,用蹩脚的汉语问道:“敝人宗仁左次郎,为天皇所派,本岛主官,不知贵事前来何事?”

  过来的这名文士却拱了拱手道:“某乃大唐天子派遣,安南招讨使麾下参军孟咸,逢某家招讨使之命,平靖海盗,确保海路通畅!”

  孟咸微微一顿,又继续说道:“只是,某一路追击一伙海盗,却在附近海域失去了海盗的踪迹,不知宗岛主,可否看到有海盗路过骚扰贵岛?”

  “原来是大唐天兵,失敬!”宗仁左次郎连忙满是敬意地躬身道,“本岛这段时间十分平静,倒是没有遭受海盗袭扰。”

  他还以为孟咸是当真过来剿匪的,连忙又拱手道:“不过,博多津外,自北往南,有数个海岛,倒是有海盗出没。不知是不是天兵所剿之海盗!”

  孟咸听完他的话语连忙道谢:“多谢岛主提示,某这就去往那几处岛屿查看。”

  说完,孟咸转身就要离开,宗仁左次郎连忙起身相送。

  可孟咸才走了几步,突然又停了步子,转过身来,提了一个,让宗氏喜出望外的要求来……

  回到唐末当皇帝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