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二章 帛书言和_回到唐末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六诏,而建立南诏。

  随后,两国之间,确实和平共处了一段时间。

  可到了晚唐时期,南诏十一代王,世隆即位后,南诏开始侵扰大唐。

  世隆入侵的缘由不再多说,可终世隆一朝,先后三十多年,南诏就没停止过对大唐的骚扰。

  其攻击主要是两个方向。

  一个方向是剑南道,另一个便是安南。

  只可惜,南诏终究只是南诏,在大唐这个庞然大物面前,终究只是个孩子。

  在经历宋威、高骈的数次打击之后,一蹶不振,等到世隆死的时候,已经到了要征伐十五岁的男孩为兵的程度。

  现在,南诏的国主是世隆的儿子隆舜。

  隆舜好渔猎,不修政务,一国大事,尽数落在了清平官,也就是宰相,郑买嗣的手中。

  可郑买嗣这个权臣也不好当!

  因为南诏和大唐的关系,到现在,还是处于敌对关系,没有丝毫的信任基础。而南诏的国力,已经非常虚弱。

  可他现在南北两个邻居,都是满满的气势汹汹。

  他的北方,剑南道,现在已经被王建控制在了手中。

  王建是一个铁血人物,他发现南诏侵扰剑南道,主要依靠南诏与剑南道之间的黎、雅间的蛮部为前驱。

  便寻了机会,将一众不听话的蛮部首领一顿杀,将南诏伸往剑南道的爪子齐齐地斩了。

  采儿也是霸道的主,她到了交州之后,一顿杀,将土人血洗之后,建立了汉家子的统治。

  然后便继续挥兵北上,去收拾投靠南诏,在历次南诏侵扰安南时,扮演前驱的和蛮部和僚子部。

  借助控制了西道江的便利,扬波军已经牢牢地控制住了,西道江中游的古勇县。

  古勇县就在和蛮部和僚子部的眼皮底下,距离南诏的南国境,也不过是一两天的船程。

  以古勇县为基点,化整为零的扬波军散兵,已经深深地渗透到了和蛮部之中。

  现在,和蛮部已经整得鸡飞狗跳,片刻不得安身。

  郑买嗣的帛书,就是这种背景下发过来的。

  这种帛书上的内容,怎么能信?

  好言好语答复着,该干什么干什么,便是最佳应对之策!

  “既然这样,某也懒得浪费笔墨回他了。”王延兴问道,“”前来送帛书的人可还在交州?某让他搭话回去就可以了!”

  “在呢!在呢!他带了一百斗南诏的精盐过来,要跟某斗盐。”采儿不屑地笑道,“没斗赢,便说某用中原最上等的精盐哄他。”

  “某便让庞家派了几个人陪他在交州,随便哪个官盐铺子买盐……”

  “这出去转了十多天了,想来应该是买到盐了吧!”

  “斗盐?”王延兴一愣,不由得也笑了起来。

  南诏的特产之一,便是井盐。

  平心而论,井盐的口感质地,是要好于普通海盐的。毕竟海盐之中的镁盐味苦,要洗净,需要经过多轮精制。

  而经过精制过后,海盐的口感,跟井盐的口感,差别就很小了。

  只是这个精炼的技术,却只掌握在王延兴手里,别处的海盐,可没这口感!

  难怪那南诏的官员,尝过之后也不相信,交州卖的是海盐。觉得采儿拿了井盐过来骗他,非要自己去买盐来试。

  当然,他不相信更主要的原因,还是价格上。

  井盐虽好,价格却不是一般的不便宜!两百文一斗,那是基本的。

  而交州所售的精质海盐的价格,却只卖八十文一斗。

  普通海盐的价格,更是只有五十文一斗。

  这价格差一出,弄得产盐的南诏,竟然也到处都是从交州过去的私盐。

  当然,采儿可不管南诏的私盐买卖,她只管卖盐。

  想来,那南诏的官员过来,斗盐是假,探一探交州盐货的底,才是真。

  不过,这无所谓,让他知道好了!且看他有什么招数吧!

  正想着,就听到外面小吏进来通报:“南诏使臣,段义宗前来求见招讨使!”

  段义宗?段氏?不知道跟大理段氏有没有关系哦……

  回到唐末当皇帝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