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十八章 后路恐失_回到唐末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往牛鼻镇和青岐镇!端州那边到底发生了事,不用太久,就回知晓!”

  李知柔先开腔,将争执的双方都压住,然后才有说道:“此刻,大军新败,诸将各回本部,整顿人马!”

  听到这话,大家齐声一诺,毕竟,无论是继续攻城还是回师端州,都整饬人马,都是必须的。

  见众人没有异议,李知柔才又继续道:“先将人马整饬整齐后,去往牛鼻镇的斥候,就该回返了……到时候,再来商议下一步的行动!”

  既然李知柔已经有了定论,众将不再多说,齐齐领命,出了中军帐,各回本营。

  刘谦父子自然也是回了封州兵的大营:

  在广州城下,封州兵一共有两处大营,一处是前进营地,就在广州城墙脚下,依托此前挖掘的壕沟营垒而成。

  驻扎有军士八千,是攻城的出发地。刘隐将自己的帐设在此营中。

  另外一处,离城池稍远,在中军大营之侧,是刘隐后面逐次调过来的封州兵主力,有四万多人。

  封州兵主帅刘谦的大帐,便在这处大营里。

  刘氏父子一路沉默着,来到大帐之中,将帐门关上,屏退左右,刘谦才终于开始说话:“你觉得,端州此刻情况或许如何了?”

  “孩儿也不清楚,不过,孩儿觉得,端州很有可能,已在王延兴之手了!”刘隐这时,才将自己最担心的事说了出来。

  “若是王延兴大军攻端州,为何郁江畔的烽火没有反应?”刘谦怀疑道。

  “大人不记得,前些日子,广州兵夜袭某军大营之事?”刘隐唉了一声道,“扬波军连军帐大营都能偷袭得手,何况几个烽火台?”

  这倒也是……刘谦点了点头,一个烽火台才十几个兵,偷袭难度,低了不止一星半点。

  “那青岐镇呢?”刘谦又问道,“青岐镇有兵马五千多,就算被偷袭得手,也要有溃兵逃散过来吧!”

  刘隐苦笑道:“若是谭宏广降了呢?”

  “谭宏广?”刘谦这才也想到那种最坏的可能!那就是着刘隐所说的这个谭宏广!

  谭宏广是谭宏玘的弟弟。只是两兄弟历来不和。在许多事情上,经常起冲突。

  所以,当刘隐设计杀了谭宏玘时,谭宏广非但没有露出一丝悲伤,还送上红绸钱帛,感谢他。

  也是因为谭宏广的配合,刘隐在接收端州时,非常顺利。

  投桃报李,随后李知柔到达端州后,刘隐便向李知柔举荐了谭宏广。

  李知柔非常欣慰地赞赏了一番后,当即任命,谭宏广为端州行军司马,是名义上端州兵的头。

  只是,无论是李知柔还是刘隐,其实始终没有当真信任过他。

  当李知柔要领端州兵出征广州时,让刘岩守端州,而不是更熟悉端州的端州行军司马负责此事,就是最明显不过的表现!

  可大军进发后,又以谭宏广与卢琚有旧为由,不让他领端州大兵来广州,而只是领了三千多人,在青岐镇当转运使。

  这自然也是明目张胆地防着他!

  可即便如此,谭宏广竟然没有流露出丝毫的怨言。

  一直以来,他负责的转运工作都进行得极好,没出一丝差池。

  经历这么多,哪怕刘隐还是对他不放心,可李知柔和刘谦,却是放下了对此人的防备。

  当刘隐将驻扎在青岐镇的封州兵大部调走,只剩下了两千的时候,李知柔和刘谦,一致让他当了青岐镇大营的统领。

  也将那两千封州兵的节制之权,交给了他。

  若是他投降了王延兴……刘谦不禁一个寒颤,广州城下将近八万大军,可都要绝了后路。

  刘谦还不死心,又问道:“那为何,军粮一直都在源源不断地运来大营之中?”

  “那么久都忍了,还怕多忍几天吗?”刘隐摇头道,“等牛鼻镇的消息一到,便可知端倪!”

  是啊……牛鼻镇跟青岐镇距离那么近,总会有些消息吧。

  想到此处,刘谦心中忐忑地往西方看去,就好像,他的目光,能穿透大帐,直视远方飞奔而来的斥候一般……

  回到唐末当皇帝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