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八章 宝安扩产_回到唐末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宝安,又在新建一处铁器制作所和一处熔铸场。

  原本王延兴准备把章大炉和罗二这对冤家拆开,一个放在泉州,一个放在宝安来。

  可是,细细查看才发现,随着铁器制作和熔铸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已经很难同时兼顾两个方向的技术了。

  无奈之下,只好将两人都调到了宝安,主持新的铁器制作所和熔铸场的新建。

  而小溪场的那处铁器制作所,离了章大炉,还能以原有的惯性运作着。得益于章大炉不藏私的传授,包括战械和设备的生产,他的徒弟都能顺利地接过来。

  只是新东西的开发就帮不上忙了,只能是吕奇领着一帮人弄了。

  可那处熔铸场,离了罗二,明显就水平直线往下掉。

  还好前面从杨行密那里掳了许多大匠过来,这些人以曹得意为首,基本功都是很扎实的,再加上被插进去当技工用了一段时间,倒是能将许多要求不高的熔铸产品线继承下来。

  而要求较高的,比如手雷壳体、马车轮毂等,不良品率,明显就上来了。

  这其中,定然是有些诀窍的!可既然罗二不肯说,王延兴又没时间去盯了,只能是把曹得意叫过来,跟他们补了补一些熔铸方面的理论知识,然后他们去想办法了。

  而曹得意若是想在王延兴手下,干出点名堂来,这一步,也是他必须要走的!

  如果他成功了,到时候,小溪场铁场和宝安熔铸场也许还能形成竞争……倒是要看看,罗二这个家伙,还能把手里的小技巧捂到什么时候!

  当然,王延兴也可以强令罗二把自己的经验分享出来,只是,那样也太伤他的进取的积极性了,王延兴还指望着,罗二啥时候能把铁龙骨给铸出来呢!

  如果能将大船的龙骨用铸铁的方式实现,那么,到时候,造船要用的铁,怕是要比现在海了去了!

  到时候,这宝安铁场的产能还得增加!

  却不知道,到了那个时候,李知柔和刘谦还会不会说铁太多呢?

  其实,就算他们发现铁料其实不是太多,而是远远不够用,他们还是可以在这宝安铁场,找到指摘之处:宝安既不不产铁,又不深林之策,无论是铁矿还是木炭都要从外面运来。

  为何不将铁场设在浈阳?

  浈阳有铁矿,又有木炭,岂不比在宝安建厂,要便利十倍、百倍?

  而现在王延兴所用的铁料,需要从浈阳用船运来,而所需的木炭,却是要从交州运来闷烧过的石炭……

  想想要到在千里之外,运铁矿和石炭,李知柔和刘谦便越发认定,王延兴这宝安铁场,定然是赔钱的买卖!

  对这种担心,王延兴更是懒得解释。

  要知道,在后世的天朝,大部分的铁矿石,要从南半球,甚至是西半球的南半球运来。所跨越的距离,便是万里都不止!

  相比之下,这点路程,当真不算什么了!

  至于不用木炭,而一定要用焦炭,那自然是为了炼钢做准备!

  炼钢的温度,要到一千五、六百度。

  优质的鸿基煤,能提供比木炭高得多的热值,才是炉温能超过一千五百度的燃料物质基础!

  当然,炉温到了那么高,又要如何才能耐受住这个高温,却又是另外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了……

  回到唐末当皇帝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