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一十二章 国祚断丧_回到唐末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

  看着那宦官快步地跑王宫跑去,王忠智又在他身后加了一句:“某以一炷香为限!过时不出,某就直接领人进去了!”

  那宦官听到这话,吓得头也不敢回,更快地跑了进去。

  看着那宦官急急忙忙的背影,王忠智不自觉地撇了撇嘴,其实,他并不喜欢阵前劝降这种事。

  他总觉得,作为一个有血性的汉子,就该将勇敢直冲,用敌人的鲜血和头颅来彪炳自己的战功。扬波军中的军官们,大抵也都是这般心思。

  但是,王忠智的义父,也就是王延兴,却并不这么认为,王延兴总是避免杀人,而更希望让敌人投降。

  王延兴就这个问题,专门跟王忠智谈过一次心,王延兴对他说:“劝人投降,是给别人一次生的机会,同时,也是给自己一次生的机会。”

  王忠智却不理解,自己以绝对优势的兵力将敌人围住了,让敌人投降,那确实是给别人一次活命的机会,却为何,对自己也是如此?

  只是,这话出自王延兴的嘴中,他就算有疑问,也不敢反问。

  可他疑惑的神色,却落在王延兴的眼中。

  王延兴知道要让这小年轻明白这其中的深意,确实有点为难了,便换了个角度,用更通俗的话语,耐心地对他说道:“困兽犹斗,更何况是陷入绝境的人?跟决死反扑敌人厮杀,难免自己也要遭受损失,我们的战士,也会因此而牺牲。”

  “扬波军的战士,每牺牲一个,就会有一个家庭会陷入悲痛……这不是某所希望看到的。”

  说到这里,王忠智才有了些感悟。毕竟他自己,也是一名幸存的流民,也是经历过家人离世的痛苦,他能体会义父的仁心。这才顺从地点点头,将王延兴的话,记在心里。

  只是,虽然他的行动,在践行着王延兴的吩咐,可心里,却还是希望那个宦官进了宫之后,就不要出来,然后,自己才好领人冲进去!将那蒙隆舜擒出来,押到泉州去,献给义父。

  然而,实际情况,却让他再次失望了,那个宦官跑回王宫之后不久,宫门便大开,一个形同行尸走肉一般的蒙隆舜,穿着素稿,托着国玺,领着宫中的男男女女一队人,乱七八糟地走了出来……

  南诏,自蒙舍部首领,皮逻阁,于开元二十六年建立,国祚绵延至今,两百年多年,便随着蒙隆舜的这一步步的出降,烟消云散,不复存在。

  王国之兴衰起落,诸多故事,从此,都只能留给后人凭吊了。

  而王忠智却没这感慨,他心里带着些许遗憾,却不忘急忙派人去通知秦一秋准备受降。

  同时,又将正当面的队列撤开,让四个连的战兵分列两队,站在道路的左右两侧,一半是护送,一半是押解地带着这一队人,往城外走……

  不多时,秦一秋便传回消息,将受降的地点,定在南门外。

  阳苴咩城城池并不大,大致四方的城墙,不过三里多,而从南诏王宫到南门外,也不过是一里多的路程,也就是六、七百米的样子。对普通人来说,有得十来分钟,就能走到了。

  不过,蒙隆舜显然不是普通人,以他的现在行走速度来看,这段路,恐怕是还要走一阵,不过,没人催他,一切都随他。

  爱走不走,不走更好!

  反正,阳苴咩城的战事,基本上已经平息。

  除了一处之外……

  回到唐末当皇帝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