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章 直面诱惑_回到唐末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再来坐收渔翁之利。

  也许段氏也能因此而大兴?

  段宝龙越想越美,心中不禁开始盘算起以后的好日子来。

  正这时,外面又一个声音传来:“刺史!这里有些卷宗,是秦将军那边转过来的!还请刺史过目!”

  段宝龙正想着美好的未来,却被这人的声音所打扰,不禁有些气恼,不悦地说道:“知道了!放那里吧!”

  才说完,又觉得刚刚那声音似乎有些耳熟,自己朝那人看去,才发现,过来送卷宗的,竟然也是个熟人:段义宗!

  段义宗跟段宝龙同族而不同宗,本也有几分香火情谊,此前就熟识。再加上段义宗为人谦和,比起赵弘基来,讨人喜欢多……相比之下,段宝龙对段义宗有好感得多。

  不过,他见段义宗亲自抱着一包卷宗,放在自己的案几上,竟干着一个普通书吏的活计,不由得惊讶起来:“段先生……怎么做起这苦差使来了?秦将军岂能如此怠慢先生!”

  段义宗见段宝龙认出了自己,脸上难免有些尴尬,不过,他还是尽量平静地答道:“段某戴罪之身,能免得一死,已是不错,更何况,还有一个能供给吃饭的差使?某倒是觉得秦将军的安排,十分贴切!”

  段义宗这般说了,段宝龙倒是不好接话了,不过既然都谈到秦一秋了,何不从段义宗这里试探试探秦一秋的心思?

  他假作漫不经心地问道:“段先生既然在唐军营中办事,那某一事,还想向先生请教请教。”

  “刺史请说!”段义宗将站直了问道。

  段宝龙试探着说道:“王建以征讨田令孜为由兴兵,可占领西川后,便在西川自立……”

  “所以,刺史也在想着,哄劝秦将军自立……甚至再建南诏?”段义宗聪明不在赵弘基之下,他一听段宝龙的言辞,就知道段宝龙的心思,只是,他想到这一点时,却给段宝龙举了另外一个例子,“刺史只知道王建占据西川自立,可还记得钟会灭蜀后,试图自立的故事?”

  钟会灭蜀……段宝龙自幼熟读诗书,自然知道钟会灭蜀后,试图跟蜀将姜维合谋,在蜀地割据为王的事。

  这事传到后世,还有另外一个版本,便是三国演义中的,姜维一计杀三士的故事!

  不过,在三国演义中,事情的主谋变成了姜维。

  三国演义中的故事自然跟史事有些不符之处,但是,结局却是没有偏离史事,那就是跟此事有关的钟会、姜维二人,以及另一个统军的大将邓艾,都死于乱兵之中。

  段义宗淡淡的几句话,却是说出了一个铁一般的事实:这种拥兵自立的事,没那么简单。

  事实上,如果段宝龙对扬波军的组织制度知道得更详细一些,便能知道,这种事,根本就没有一点点可能。

  其关键之处,便在于扬波军的指挥结构并不是传统的主将一把抓的方式,而是后世的参谋制度。

  一军的主将,在军事行动上,有决定权,其余的,后勤、训练、饷金的发放等等,都不是他所能一手遮天的。

  所以,扬波军要行动,必须是许多人一起协调之后的行动,而不是秦一秋一言可以全部决定的。

  事实上,就算是具体的军事行动的开战,也都需要相应的参谋人员来进行策划和大量的事先侦查,这样才能既能主将对战局的掌握更精确,也能更准确地将主将的战略战术意图表达出来。

  所以,如果秦一秋要反叛王延兴,他至少也要将整个参谋系统一起背起来反叛……但是,这些参谋人员都是王延兴养的,对王延兴心怀感激,怎么可能会集体背叛王延兴?

  因为段宝龙对这些细节不太清楚,所以,他才会心存侥幸,但是,当段义宗再说出一句话之后,段宝龙彻底熄了这心思……

  回到唐末当皇帝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