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二章 民生日常_回到唐末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抵,都要花在家中八口人的吃食上:八人,每人每日要吃一升米,合起来,就要将近一斗。一斗精米要价五十文,糙米要价三十文。所以,单是买米,便要用掉近千钱;

  此外,便是酱菜、肉食和盐……一升酱菜一百文不止,一只鸡至少三百文,羊肉便更贵,一斤羊肉便要百十文,当然,盐的价格也很贵,每斗盐要三百钱。

  很显然,就算他每月能收入五六千钱,这鸡、肉都是不能随便吃,只能每隔三五天,吃上一顿。

  可就算这样,八口人,再加一匹马,也要吃掉四、五千钱了。到了后来,郑买嗣用宝钞来发饷金后,这开支又要再紧上一圈。

  而现在呢,吃食的价格,全部跳水。

  米价每斗只要十五文……当然,这都是占城米,口感不如精米,却比糙米要好得多。

  盐价降下来之后,酱菜的价格,也应声落地,只有先前的三成的价。

  肉食价格也大大下降,一只鸡价格只要百文不到,羊肉不到四十文一斤。

  但最大的变化还在于,一船一船地运来的,极为廉价的干鱼虾、咸鱼之类的海货:一斤干鱼虾跟一斤羊肉的价格差不多。可一斤羊肉给八口人吃,每人也就是几片肉罢了,而一斤干鱼虾,用水泡发了,再切成小块,则可以让,一家八口好几天都有肉吃。

  当然,口感如何,则另当别论。只能说是有肉可以吃。

  另外,段义宗每日在军中吃饭,相当又可以少去八分之一的开支。

  而且,段义宗在军中做事,除了给发了两套衣服外,还给了他一匹棉布,交给他自己缝制里衣和袜子等……段义宗对穿着也不甚讲究,所以,这匹棉布,也被拿来补贴了家用。

  再有,因为他每天要骑自己的马匹去大营办事,所以还有每日一束干草和一升豆粕和一小包盐巴发给他……这是军马才有的待遇,他的这匹马,其实也用不了这么多草料,便又可以从中剩下一些。

  总之,虽然他现在到手的饷金,才每月五百文,可养活一家人,竟然并不比之前压力更大。

  这只有十分之一不到的收入,却过着跟之前差不太多的生活。

  这说明什么?

  对于别人来说,可能只是饭后的奇异的谈资罢了,可段义宗却想得更多。

  比如,唐人极为重视商贾。在南诏,官府以商贾为生钱的摇钱树,只管搜刮;而唐人呢?为了保护商路的通畅,还会派大军开路,用军舰护航。

  然而,结果也显而易见,拼命搜刮商贾,只能是让商贾和官府都得不到利,而大力扶持商贾,却是双方都能有大笔的银钱可以用。

  可唐人却又不单是看重利,比如人人必须的米粮、盐巴和干/咸鱼虾,明明可以卖得比现在的价格更高,价格高了,自然也可以从中,赚取更多的利?可他们却没有这么做……

  正因为这般,让南诏覆灭之后,这大理城中,寒门之生活,反而更好过了一些!要知道,大多数寒门家庭,人口三、五人不等,而每月的收入,也就是两三百文,若是在此前,只能是糙米混搭米糠后,半稀半干,再加些许酱菜,勉强度日。

  而如今,却可以吃上足量的饱饭,搭配些许荤腥了。

  相比之下,唐人,竟然是比之前的南诏王和清平官,更重视南诏人之民生啊!

  正想着事,突然听到吱呀一声,书房的门被从外面推开,走进来一人。

  回到唐末当皇帝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