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五章 问策刘隐_回到唐末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全然不同的意义……虽然,实质上,并不会有什么区别。

  只是,这个念头在心中一转,刘隐脸上又换了一种表情,奇怪地对王延兴问道:“莫非,你准备奉诏?”

  是啊!王延兴的地盘最北面的,也在潭州,那里到手才半年,有颇多不稳,真正能称得上是根据地的,应该是泉州、宝安、雷州、儋州再到交州的沿海的这一带。

  从这一条线到商州的距离,就算没有一万里,那四五千里路,总是有的。

  王延兴是有多想不通,才会把大军送到几千里之外,去守一处对自己毫无用处的孤地?他是被门夹了还是被驴踢了?他可能会这么傻吗?

  只是,他那一声疑问,落在刘谦耳中,却是十分不满,他怒道:“大哥儿不得无礼!郡王对天子的忠心,岂是你所能度量?”

  听到自家老爹的话,刘隐不由得一阵气结:老爹你对大唐天子忠心,某不怀疑,可这王延兴对天子有半个忠字,某这名都可以倒过来写!

  不说别的,单是王延兴在诸地所实行的各项政策,跟大唐的国策,已经到了全然不同的程度,甚至连国体都改了……

  他若是忠于大唐,那他为何要将地方的官制改掉?

  现在,各地的主官虽然都还叫刺史、县令,可办理具体事务的,却不再是以前的七曹官,更不是以往那种代代相传的吏员,而是划为治安、教育、医疗、商业等不同职能机构,再由任命所谓的司、局、处、科不同级别,来进行上下级管理。

  经此一变,以往刺史、县令一言九鼎的权力,被剥夺得了一大半。

  还有,他把军制也改了,不再遵照自汉末开始的九品中正制,而是分了军职和军衔两套系统,军职指的的是具体的领兵的官职,分别是什么师长、旅长、团长之类的;而军衔,则是指品级,有将、校、尉三个大的级别,每个级别,又有上中下等不同的小的级别……

  这官职和军制都改掉了,还有可能回到大唐的体系中去吗?

  不可能了!根本不可能!

  到了今天这一步,就算王延兴自己想回归,他下面那么多人,怎么可能答应?王延兴是可以顶着郡王的头衔,身居大唐高位,他下面的人,可融不进大唐的体系中去!

  而且,大唐的政治体系之中,身居要位的,都是各大世家望族之人,鲜有寒门出身的,就包括王延兴自己,那也是琅琊王氏之后。可现在王延兴的手下,十个里面倒是有七八个是寒门出声,至于扬波军中的军官,更加卑微,怕是有三成当过流民,三成是奴婢出身,剩下四成,稍好些,那也大抵都是穷家寒门……

  如果王延兴做了大唐的忠臣,让这些人怎么办?

  而这些人,恰恰是王延兴立足的基石!

  王延兴是要傻到什么样的程度,才会自掘坟墓?

  刘隐久思不得其解,双目紧紧地盯着王延兴,希望能从他脸上找出些许端倪……

  正这时,刘谦却等不耐烦了,他不住地出言催促:“郡王朝你问策,你还不快些答复?”

  一听到刘谦催促的话语,刘隐心中一阵地无奈。他老爹什么都好,就是心里太善了,而对大唐太忠心了。

  就是因为刘谦在刘隐耳边,不停地叨叨叨,在封州时,刘隐不得不给了李知柔太多的自由;拿下封州后,又将端州兵给了李知柔统领;到了最后,从广州撤兵后,在四会多停留了那要命的一个晚上,也是他的要求……

  到了今日,竟然催促自己,给自家对头出主意……

  老爹啊老爹,你可替某多考虑考虑?

  刘隐心里一阵苦涩,哀叹一声之后,突然一道光亮闪过脑际,他想到了……

  回到唐末当皇帝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