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章 初入水寨_回到唐末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是张都头?”

  那人闻言,出列一步,躬身答道:“张逢喜见过指挥使!”果然是他。只是,他身板虽然大,精神却一般,一幅老农的模样,耷拉着眉目,没什么精神气。

  想想,也是难为他了,他虽然顶着个守备都头的官衔,手下也有一百多号人,可这百十号人中,浑身上下一个零件没少的,不会超过二十个人。别的都是伤残。四肢俱全,能说能听的,可以做点事情的,什么少个指头、瘸条腿,独眼、独耳的都包括在内,也不过五十来人。这七十号人,便是他可用的兵。至于,另外的四十来号人,除了生活还能自理外,便是看门守院都够呛,只能吃现成的,得靠他养活!

  “某临出发前,刺史特意交待:张都头在水寨劳苦功高!要某替老兄弟们,向你道一声谢!”王延兴躬身便是一拜。

  “不敢当!不敢当啊!”张逢喜连忙扶起王延兴,“刺史领着大伙一路南下,才寻了这处落脚的地。要不是跟着刺史,某等早就尸骨无存了!”

  这张逢喜还真是个好人,替王潮背着那么重的负担,还念着王潮的好。接管这处水寨以后,还真把这里当家了。码头这一带的平地,都被他领着一帮残废,重新修葺,硬是从荒废了多年的旧址中,清理了一片营地出来。这么多年过去了,王潮在泉州状况越来越好,而他,却还是守着个破寨子,给一帮伤残老兵养老。老实人,就是吃亏啊!

  才被扶起来,还是抑制不住地感慨,王延兴躬身又拜道:“张都头任劳任怨,不畏艰难,延兴实是佩服!都头为泉州,为刺史所做之事,刺史与某,定然铭记于心!”

  “衙内啊!万万使不得啊!折煞老小儿呀!”张逢喜急忙又把王延兴扶起来,“要说仁义,这天下谁能比得过刺史啊!若非刺史,张逢喜早就一把老骨头,丢在路边喂了狗啊!”说完,他怕王延兴还要拜,紧紧抓住王延兴的手,“衙内啊!老兄弟们谁不记着刺史的好?为了刺史,刀山火海都不怕,打扫打扫水寨算什么?况且,刺史不是让某等可以收了鱼税自持吗?”

  嗨!怎么说到鱼税了?不提鱼税还好,一提又是一桩苦事。晋江才多大点水面,才多少渔民?而这帮收税的,便只要见江上有船捕鱼就去收,前后两条船包抄,逮住一条收一条。

  收得……跟江匪一个德性。而且,这群人中,不是这个独眼,就是那个满脸刀疤,凶神恶煞的模样比江匪吓人多了。

  至于税率是多少呢?也是粗暴得很:一半!卖得了钱,便分一半的铜钱,没卖到钱,便分一半渔获!

  鱼税收成这样,也是无语了。王延兴一阵苦笑:“嗯……今后,扬波军的给养、粮饷都交给某来筹措,这鱼税嘛,先停一段时间吧。”

  张逢喜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