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91章 虽说岁数还不够老,但人家身份高啊_大唐:开局继承十万亩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新]

  过年,是中原的头等大事!

  这种习俗的来历,已经不可考证。

  坊间有无数中说法,有的说源自夏商传说,有的说来自汉武帝命司马迁所著的《太初历》。

  至于具体是怎么来的,没有多少人会深究。

  就好像,普通老百姓都知道过年要放炮竹,却不知,炮竹没发明之前,过年该放点什么?

  又如普通老百姓知道上坟的时候,该给祖宗烧点纸,而纸没发明之前,该给祖宗烧点什么...

  习俗的力量是强大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国家的形成,就是一种聚居的习俗。

  律法的初始形态,就是一种不成文的习俗。

  既然要过年,任何事情都要往后放一放。

  因此,哪怕高向玄理再着急,也只能等年后二月份,才能召开文会。

  记住网址m.42zw.cc

  这是任何人,都左右不了的。

  长安城一片喜气洋洋。

  街上到处挂满了大红色的灯笼。

  每个人都希望,来年能过的肥一些。

  家里头有读书人的,会在房顶上放个砚台,亦或是在门廊上挂支毛笔。

  明年是要开恩科的,以此来取个好兆头。

  家里有孩子的,则要在最显眼的地方,摆上两个大阿福,也就是大头娃娃。

  条件好的人家,还要给孩子置办金锁银镯。

  若是家里有年过古稀的老人,就更要热闹了。

  老人都是宝,年根的时候,各地的一把手,都要亲自登门拜访,表示大唐以孝立国。

  米面油是绝对不能少的礼物。

  若是出了耄耋之年的老人,那可了不得!

  但凡一个县里,出了八十岁以上的老人,那地方官都要把他们当祖宗供着!

  这可是能够,划在官员考评上的政绩!

  长安有一个地方,八十岁以上的老人,格外多。

  这个地方,名叫柳家庄子...

  倒不是说,柳家庄子原本就有这么多老人。

  而是因为,柳家庄子生活富足,条件优渥,论起医疗条件,比长安城都强了不止一星半点。

  跟柳家关系好的,亦或是家里有背景的,都喜欢将老人送到这里来定居。

  几年下来,这里的老人越聚越多。

  相互之间,大多还都认识。

  渐渐的,竟然形成了一种康养产业。

  有见识的庄户,开始专门针对这些老人,开设了各种各样的,集康养和娱乐为一体的商家。

  也有人,称它们为‘农家乐’...

  旁的倒是没什么。

  只要能上税,不扰乱当地治安,就是好产业。

  不过,这却把泾阳县和雍州的地方官累坏了。

  每一个上岁数的老人都要去亲自拜访,光柳家庄子一地,就够他们拜访半个多月的...

  岁数大了,老头老太太们的眼睛,都长得脑门上去了。

  区区县令,根本就不给面子。

  平常不来,大过年的跑过来巴结,谁爱搭理他?

  还不如跟着老兄弟老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