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430章 倒不如借此机会,论一论高下_大唐:开局继承十万亩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新]

  大唐幅员辽阔,朝廷内部人员严重缺失。

  人才难得的背景之下,对于地方上的治理,自然要稀松一些。

  若是大唐的各道做一个排序,上到皇帝,下到六部司府内的普通官员,都有相同的标准。

  那就是治好关中,护好边境。

  至于属于关中之外,并非边境的各道,只要说得过去就够了。

  即便有叛乱,也不会大到哪去。

  这并不是历史的经验,而是现实情况。

  对于他们而言,大海之上,没有任何威胁。

  或许,偶有一些偏僻之地,会出现在灾慌,也顶多是派遣几位黜治大使去安抚一下罢了。

  魏征原来干的,就是这种活。

  以至于,他跟山东的那些豪族,关系非同一般的亲密。

  m.

  连女儿,都嫁给了山东的豪族。

  而江南这种,位置又偏,又不大可能出现在灾荒的地方,几乎不会出现在皇帝的案牍之中。

  说白了就是两个字。

  省心。

  长期以来,江南的局势,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

  这种平衡,实际上各大华族建立的。

  无论他们作了多少恶事,搜刮了多少钱财,从安定的角度看,他们都是有些功劳的。

  同样,他们也知道,这种微妙的平衡,是江南各大华族能够保持到现在的根基。

  朝廷将这种平衡视为镇山石,而江南的各大华族,将其当做靠墙梯。

  如果这种平衡消失,那么江南的各大华族,在朝廷眼中,也是彻底失去了作用。

  到时候,无论他们作没作过恶,敛没敛过财,完全可以罗织一些罪名,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消失。

  因此,最不愿意看到平衡被打破的,不光是朝廷,还有江南各大华族本身。

  这是张家即便再孱弱,依旧没有被顾家、朱家吞掉的直接原因。

  没人能够承受,平衡被打破的后果。

  一如没人明白,朝廷的底线究竟在哪里。

  就连柳白,都无法预测,失去平衡后,局面会是怎样的。

  再此基础之上,需要引入全新的力量,来塑造一个,对柳白有利的平衡。

  这种全新的力量,自然便是佛道了...

  不管佛门和道门乐意不乐意,事实就是,他们一直在充当着统治者维护统治的工具。

  从这个角度看,柳白这个有着官方背景的虚衔王爷,拿过来用一用,倒也恰如其分。

  至少,在座的除了玄奘和袁守城之外,都很高兴...

  按照地位的差别,玄奘和袁守城各坐在柳白左右。

  两人一进门,就锁定了自己的座位。

  似乎生怕被别人抢去。

  真谈起利益,什么道法自然,什么佛门清净,全都成了屁话。

  已经不怎么被玄奘待见的寒山子,坐在了玄奘的下首。

  袁守城后边,则是一位长须道人。

  正是当代张天师,张道陵的第十一代孙,参孙道长张通!

  而张家的家主张永,则很是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