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七章 十厘米_头文字之肆虐领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安排。谁能够驰骋到最后,就看车手的驾驭能力。

  连续性弯道,首先要有很密切的逻辑思维,要知道第一个弯道的方向性,以及第二个弯该如何的衔接,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做到车身的稳定轨迹不脱离自己的设定。说白了,你设定好的事物都是美好的,但是在赛车的世界里,所有的设定都是移动过程中去完成的,而相辅相成的,就只有自己的手脚配合!

  阿树觉得自己的手脚很笨,没有人家轻快灵活,很多原因是因为自己的手长脚长不够,似乎反射弧也比较慢,尽快座椅已经调整到最适合自己的角度,但是身体上的天赋还是不够。所以能够硬凑,弥补这部分差距的,就只有眼睛,意识,还有山路的适应能力!

  在入弯的刹那,阿树的意识,第一时间反射出来的,就是一组完整的,做了无数标记的五连发夹弯路线图。

  这并不是凭空想象,而是存在于自己的记事本里,无数次勾画,无数次修改,一遍遍跑过去,一遍遍尝试过,修正以后得出的最完美方案。

  第一个入弯方向,是右侧。

  也就是说,车身的距离要尽量的贴住内侧弯道,进行顺时针的旋转轨迹,而在这个推头的过程中,要给出弯距离留下一个做出衔接的距离空间。

  当r2的身影涌入五连发夹弯的门槛时,阿树头脑清晰,眼眸明朗。

  旋转方向盘,幅度一如既往,非常大。这个时候,手指的疼痛已经逐渐的忽略掉,他不会因为疼痛而干扰到自己的精神,眼前的画面,都是为胜利而敞开的通道。

  在转向的过程中,r2的车速还是很快,一侧的车身出现了失重侧倾的状态,这是动力平衡不稳定,很容易出现翻车的情况,所以在双手做推动方向盘的动作时,脚下切入刹车,间断性的点刹!

  由于是整个秋名山下坡陡度最厉害的弯道,所以车身连续性刹车的过程中,会有一部分车轮惯性牵引力的弥补。

  整个车身围绕着内侧山壁,在右转向的修舵下,逐渐完成了推头!

  而此刻,阿树的目光瞥向右侧后视镜,镜子边沿与山壁栏杆的距离,大概只有两三厘米,车身完全是贴着内弯道滑行,比起最开始的入弯方式,要更加接近!

  而推头的过程或许只有一秒,甚至是零点几秒!

  脚尖敏感的刹车把握,以及双手的方向推动,使得r2顺利平稳的完成了推头.....因为他的过弯,比较高桥启介来说,几乎是大马力冲过去的,所以车身的失衡状态,也可以说是抓地力的失控,都超出了普通车手的计算范畴,但是偏偏在阿树的设定当中。

  轨迹延续到,阿树的目光瞟到一个山路的警示标志时,他立刻换挡,同时小半圈方向盘回舵,然后脚下的油门踏板轰出。

  转速提升的一刹那,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