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四零四、忽忽烽火连湘汉(二)_明末风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策中策,我瞧这才是上策!”张献忠欢喜地道:“听闻岳阳楼乃天下名楼,八百里洞庭鱼米之乡,再不济……”

  说到这,他声音压低了些,潘独鳌投靠的时间虽短,但他却极是忠心,张献忠也就不怕把自己心底想的事情说与他听:“听闻新上来的总理熊文灿惯会招抚,若是事有不济,在楚地接受招抚,先囤田一些时日,待天下有变再向东向西,皆可也!”

  “大王高智!”潘独鳌道。

  “到时还少不得你与徐军师出力。”张献忠满意地道。

  徐军师便是徐以显,张献忠这几年来寻的另一位谋主,每每以诸葛亮自比的人物。潘独鳌对他倒是有些不以为然,不过张献忠这般说,他当然不会傻到去批评。

  此次张献忠东掠,除了在安庆被史可法、陈洪范所领登莱军和左良玉部夹击而吃了一场大败仗外,几乎是所向披麾,最多时挟众达到了五十余万,即使退回湖北境内之后,也有二十余万人,又连接克了罗田、麻城、黄安、应山、宜城,逼得郧阳巡抚陈良训只能缩城自保。与潘独鳌定计之后,他便挥军南下,陈良训吸取前前任宋祖舜追击失利战败丢了官印的教训,缩于城中不肯出头,于是张献忠可以放心大胆进军。

  崇祯十年秋八月十一日,张献忠军至当阳,扬言即将西进入川,与逃入汉中的李自成会合,然后突然于江陵渡长江。

  他并不知道,在别人为他的花招所蒙蔽之时,还有人对此有所准备。

  方孔炤捋着胡须,看着自己面前的军士,长长吁了一口气。

  “大柱,献贼果然渡江了?”

  “是,消息已经确认了。”

  “献贼人马多少也确认了?”

  “三十余万,号称百万。”

  高大柱仍是那副寡言少语的模样,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越发象高不胖了,不过双眼比高不胖要灵活。如今他业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大的是女儿,如今有一岁半了,小的是儿子,刚刚才三个月。成为父亲后,他更为沉稳,还留了两撇八字胡。

  方孔炤满意地看着他:“既是如此,我令你为前锋,领兵五千,在公安击贼,你敢不敢?”

  高大柱是在方孔炤被任命为湖广巡抚之后俞国振派来相助的,不过方孔炤是长辈,而且对于明朝廷的忠诚不是俞国振可以动援的,所以俞国振给他的支持,并不如给孙临。方孔炤也只能利用自己湖广巡抚的职权,尽可能练出一支兵来。

  “敢。”高大柱的声音简单有力。

  方孔炤听得之后更为满意:“大柱,可惜你不愿出仕,否则我定向朝廷保举你,以你才华,便是一个总兵,也是囊中之物。”

  “小人只愿随着南海伯。”

  “呵呵,老夫知道,老夫知道!”

  听高大柱提及俞国振,方孔炤笑了一下,心中甚是欣慰。他不仅知道俞国振的不凡,而且非常欣赏俞国振接受南海伯爵位之举。在他看来,俞国振接受这个爵位,更加证明了他对大明的忠诚,毕竟接受这个爵位之后,俞国振便将他在襄安的细柳别院彻底废弃了。

  为国家镇守边疆,如云`南沐府旧事,非大忠大义不能为也。

  “既是如此,你要小心,杀贼之事并不急,你要当心自己安危,老夫已经写信向济民求援,想必他用不了多久便能北上来援,那时你们主仆便可再相会了。”

  “武将不可惜身,若武将惜身,战事必不可为。”高大柱的回应有些硬。

  方孔炤不以为意,反而更加欣赏:“好,好,我亲领大军,为汝后队!”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