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四零九、皎皎明月耀荆楚(一)_明末风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下一艘船,在皮岛防御战中颇立功劳,甚至尚可喜座舰都为之搁浅,但尚可喜的下落,有说被擒的,有说沉海的,也有说当场格杀的。

  到了六月,尚可喜的首绩被送至京师,朝中才确认,这厮竟然是被生擒了。

  问题是,尚可喜的首绩送至京师时尚保存完好,这有石灰的功劳,但也证明一件事情,尚可喜是被活捉的。而南海部麾下活捉了尚可喜,不将之生送京师明刑正典,却是私自杀戮,这其中是否另有缘故?

  不过,杨嗣昌是极会揣摩崇祯意思的,虽然他也嫉妒俞国振又立下的功劳,却回避这个问题,并未攻击俞国振。而是巧妙地转移话题:“陛下圣明,南海伯对陛下的忠心自是没有话说的……此次欲增兵加饷,听闻南海伯献入内库十万两,当真是为陛下分忧。臣不敢说朝野再无南海伯这般名将,却敢说再无南海伯一般精通陶朱之道者。南海伯白手起家,至此有百万身家,端的是经营有方。”

  崇祯没有听出这背后隐含的深意,他顿了顿,冷笑道:“是南海伯较旁人要忠心……朝中诸公,家中明里暗里与海商勾连的,难道朕真的一无所知么?一个个说朕征些税是与民争利,其实是怕朕与之争利罢了!”

  俞国振献上的十万两银子,在某种程度上,其实是获取新襄在整个大明全境的贸易权。若无这十万两银子,大明的官吏们便会想方设法给新襄货物制造麻烦,好获取其专利权,比如说,让新襄只能将这些“会安货”低价卖给他们指定的包商,再由包商高价卖给大明百姓,这个过程中,利润全部被包商和其背后的官员们所赚去,俞国振这个生产者赚不到钱,大明朝廷收不到税,而崇祯对此还不能插话,因为一插话就是“与民争利”的大帽子。

  现在不同,俞国振很明确地说是他经营会安海货所得的税收,既是税收,那么崇祯就可以堂皇介入,谁胆敢阻挠会安海货的销售,也就意味着和崇祯的钱袋子过意不去——这可不是与民争利,而是与皇帝争利,一般的官员就得三思而后行了。

  见崇祯并没有因为俞国振的富有而生出别心,杨嗣昌正欲再度转移话题。突然间,外头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不一会儿,曹化淳肥胖的身躯又出现在御房门口。

  “怎么了?”崇祯知道不会有什么好事,叹了口气:“杨卿不是旁人,但说无妨。”

  “湖广急奏!”曹化淳的神情有些怪:“献贼渡江了!”

  “拿来!”

  如今流寇中,就以张献忠最为猖獗,他的消息,也是崇祯一直关注的焦点。他留下杨嗣昌应对,便是为此。

  送上来的……竟然是一份捷报?

  已经有看到最差消息觉悟的崇祯,有些不敢相信地看着手中的这份奏报。他甚至很失态地揉了揉眼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