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六七章 风头_贞观逍遥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贞观十六年起,李治作为太子,便常常出入陈宇的俱乐部,而这个俱乐部,俨然也成了太子的小朝廷,李二的两仪殿中,自有长孙无忌、房玄龄、魏征等人为他出谋划策,而俱乐部中,刘仁轨、上官仪等新晋的一批官员,则成了李治的拥趸。

  文武百官皆知,长孙无忌等老牌权臣,那是李二的铁杆粉丝,而太子李治之下,则以武安郡王陈子寰为首,隐隐有分庭抗礼之势。

  就连世家之中的王修等人,也不得不与陈宇交好,以期待将来李治登基后,给自己的家族谋得更多的红利。

  整个贞观十六年间,大唐一片安定祥和,李二下令,从贞观十六年起,所有判定死罪的犯人徙至西州,充实边地,判流徙之人充卫戍,各以罪行轻重为年限。

  早些年侯君集也好,陈宇也罢,在西域打下的偌大疆土,总要有人去充实,否则多大的疆域也没了意思。

  而这些穷凶极恶之人,到了西域之后,更是肆无忌惮,李二只说,不能祸乱大唐境内,可没说不能出去找事。

  这些人干脆打起了游击,以西州为首,至高昌县,不少府县的卫戍军士,纷纷跑到西域的小国去袭扰,处月、处密二部更是被打的一败涂地,李勣在朔州大败真珠可汗,追击千里,从此,薛延陀也被大唐从地图上抹去。

  夏天到来的时候,吐蕃大相禄东赞再一次进京朝贡,向李二陛下表达了最衷心的问候,还说吐蕃的松赞干布自娶了文成公主以后,已经下令效仿大唐的农耕制度,想要在高原上播种谷物云云。

  陈宇则听的噗嗤一笑,吐蕃这种环境,注定只能以游牧为生,即便是后世仍是如此,眼下松赞干布难免有些东施效颦了。

  而在这一年里,武顺给李治生下了第一个儿子,虽然并不是武媚生的,但李治仍旧给这个孩子起名为李弘。

  同一年里,李治奉李二诏令,册封兰陵萧氏之女为良娣,也就是历史上后来的萧淑妃,萧淑妃是萧瑀的孙女,老家伙乐的在家连开三天宴席,宴请文武百官,陈宇也去了,少不得又是喝的醉醺醺的回家。

  如今的大唐,丝绸之路被完全打开,不少来自大食、吐火罗等国的胡商,纷纷来到长

  安城,为大唐带来更多的贸易往来,李二收取的商税都翻了一番,乐的在梦里都能笑出声。

  贞观十七年正月,六十四岁的魏征终于迎来了人生的终点,李二亲临魏家,拉着魏征的手,流着泪道,

  “玄成公一生为我大唐尽忠,如今还有何话,要与朕说,朕一应允得!”

  魏征此时已经病入膏肓,就连起身谢恩的力气都没了,在床榻上摆着手,喃喃道,

  “嫠不恤纬,而忧宗周之亡。”

  李二含着眼泪点头,魏征临死之前,仍不忘进谏,实在是公忠体国之典范。

  数日

  请收藏:https://m.gg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